与新教育“双向奔赴”——记2024年横峰县新教育实验现场会

jennierubyjane
创建于2024-01-11
阅读 9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日暖阳洒满了港小的每个角落,为这场新教育实验现场会增添一抹特别的色彩。这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心灵的交响乐章,诉说着教育的力量与温情。

            晨曦初现,校门就已敞开,全县130余位新教育同仁如约而至。晨诵如光,微以致远,伴随着铃声的响起,我校吉祥物“陶陶”带领着大家走进“完美教室”,以诵读开启新的一天。

          不同年段诵读的书籍不同、形式不同,将经典创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特点。

        叩问自我,激发生命的内在活力;享受韵律,沉醉于美的熏陶濡染;中外古今,汲取人类文化的精粹;共读共情,创造幸福明亮的状态。

        手捧书籍,学生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

        口若悬河,学生的语言中流淌着对班级的热爱,对集体的诚挚。

      

  书香充溢的校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为创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我校配备各式书籍,遍布教室、办公室,甚至在走廊特设一条“石油书屋”。书本触手可及,使学校焕发勃勃生机。

       

  步入书吧,两侧整齐的书架如同知识的长廊,书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映照出字迹,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阅读活动的开展千姿百态。从流动于班级的“阅读漂流本”和“行知录”,到教师手写的“意绪书师言”;从形形色色的“好书推荐卡”,到丰富多彩的“思维导图”;从说出口的“分享美文”,到写下来的“童言童语”;校刊《钟灵之声》的创办……

        师生与书为伴,共读共写,真正窥得阅读的光芒,体现“阅读立校”的理念。

  精彩远不止于此。在传统文化沉淀的扎染教室,繁复的步骤与浓厚的艺术气息交织。扎、染、解,每一片布料,在学生的手中绽放出既自然又独特的美。原本平淡无奇的布料在扎染的魔法下变得如梦如幻,仿佛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奇幻世界。

       

  学生们看着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满欣喜与自豪。扎染教室的一角,也展示了平日学生课后的灵感迸发,将特色课程与阅读写作结合。扎染课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港边被称为“富硒红薯之乡”,我校开设了特色劳动课程——红薯课。

        课程安排十分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实践操作的演练,学生们展示着如何制作红薯美食,让美味与健康并存。

        红薯课不仅教会学生关于红薯的知识,更引导他们去探索生命的意义。校刊《钟灵之声》的第三刊就是红薯特刊,学生将自己的感想一一写下,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与此同时,在我校求真楼四楼,神奇的自然科学课正在进行中,学生以敬畏之心与好奇之心,探索自然科学的奇妙世界。

        在课堂中,不仅学会认识自然,更明白了尊重自然。观察、思考、分析、合作、总结,学生们在课堂中展现出来的,恰巧都是在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质。

  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无人机课程作为一项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已经走进了港小学子的视野。

        无人机课犹如一场飞翔在科技与梦想之间的奇妙之旅,学生操控着无人机,勇敢探索未知的领域。

  短暂的课间休息,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尽情享受着美好时刻。他们欢声笑语,跳格子、打陀螺……如同欢快的鸟儿自由翱翔。时间虽短,却展示了学生们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学校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

  本次现场会已近尾声,莅临港小的同仁们集聚会议室,聆听活动汇报。

  新教育的行动需要从课堂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将每一步走得踏实,让孩子们有幸福的天地,有快乐的童年,让孩子的无限可能都成为可能。

  全体港小人在做中思考,思考中提升,提升中成长。师生在新教育的熏陶下,在细水长流中,每一天的校园生活都充实饱满,都对自己充满期待。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引领着港小进行教育变革与探索,也相信在新教育行动下,师生将继续朝着美好和希望出发,我们的每一步都将成为砖石,铺就通往彼岸的坚硬桥梁。

阅读 9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