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微澜,新冬不寒。在这个暖意洋洋的冬天里,为提升我区综合实践教师课堂水平,提升综合实践教师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罗庄区小学综合实践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册山街道中心小学召开。
会议分为三个部分,观摩两节课例,聆听四个案例分析,最后是评课议课环节和专家报告。
罗庄区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杨艳艳主任莅临会场指导研讨活动,册山街道中心小学李秀彬校长出席活动。
孩子们在学校里放学时会遇到哪些问题?遇到问题思考怎样的方法解决呢?周红燕老师带来了一节新颖的《我来规划有序放学》。
这一课,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抓问题”,发现校园生活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从真实的情境中激发探索欲。随后针对性的进行“调查原因找方法”,在各小组进行调查汇报时,碰撞思维,梳理规划方法。最后在“放学方案我规划”这一环节进行规划实践。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经验,从学生切身遇到的问题出发,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思考办法,寻找解决之道。
周老师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学生按楼层设计放学路线后,发现还是会拥堵,再一次找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错峰放学。这节课中能感受到老师精心巧妙的设计思路。
一顿丰盛的早餐让一天元气满满,健康的早餐还怎么吃,如何搭配才是有营养的呢?来自临沂湖南崖小学的杨传龙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早餐与健康》。这节课,学生们围绕早餐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通过探究早餐与健康的关系,了解了早餐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探究,学生们得出了早餐需要合理搭配、适量摄入、丰富多样。随后通过对不同人群设计早餐食谱,知道了如何科学合理的搭配营养早餐。通过此次探究课,让学生树立了吃放心早餐,营养早餐的意识,明白了早餐与健康的重要意义,形成了科学用好早餐的习惯。 选题切合学生实际生活,从怎么吃早餐出发,什么是健康的早餐,为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早餐,到吃好早餐保持健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闭环,环环相扣,课生成的非常精彩。
黄萍老师的《制作校园“光盘行动”指南》立足于让学生发现校园浪费的现状,立足自身寻找解决浪费的方法,实施“光盘行动”的策略等,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寻找解决浪费的指南。
临沂高都小学王贤臣老师给我们分享的是《神奇的植物染》案例。植物染是中国传统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取材于大自然,层层递进的研究性学习,让我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家乡的美食》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个主题活动《家乡的特产》中衍生出来的一课。在本次活动中,紧紧围绕《家乡的美食》这一活动主题,认识和了解家乡的美食,在调查家乡美食现状,并为家乡的美食设计产品包装和写推荐语等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案例介绍环节,周老师给大家介绍了这节课的思路:
问题如何生成?——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抓问题”,发现校园生活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从真实的情境中激发探索欲。
问题如何解决——随后针对性的进行“调查原因找方法”,在各小组进行调查汇报时,碰撞思维,梳理规划方法。
方法如何寻找——最后在“放学方案我规划”这一环节进行规划实践。案例的研究味很浓。
评课议课环节,几位骨干教师们侃侃而谈,言辞中肯,对课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一些困惑想法和盘托出,大家求真务实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罗庄区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杨艳艳主任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六位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和勤奋耕耘,同时鼓励大家向六位老师那样积极投入到综合实践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中去。
她在《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初探》中指出研究性学习的落脚点在设计,设计出的方案是为了能够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设计要侧重生活、社会和自然问题;要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学生一知半解的问题;跨学科的含义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什么学科就跨什么学科。
杨主任还指出,以后的讲课研究会侧重跨学科、社会实践以及考察探究类的课题,课要有研究的味道,也要有层次性活动板块,有支架和工具。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此次活动为我们综合实践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指明了以后的研究方向。相信在杨主任的带领下,在团队老师们不懈的努力和探究下,未来课堂研究之树定会枝繁叶茂。期待着我们综合实践学科的研究向阳而生,一路繁花盛开。
编辑:闫妩媚
审核:徐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