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传统节日,是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从这些传承至今的世俗民风节日里,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的“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为了更近一步的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第二实验幼儿园通过开展各种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有关节日的来历、习俗、文化内涵等知识。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熬年守岁、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
二月二日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抬头主要是说二月二日这天,传说中的龙会从大山中破山而出,而在二月二日这天又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所以从二月二日这天开始,降雨量便会逐渐增多。
还有个习俗是:男士这天都会去理发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
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
重阳节: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
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关于冬至的由来,大约是从周朝开始的。
从周朝到秦朝,冬至日一直被当作一年的开始,人们过冬至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而到了汉武帝以后,冬至便不再是正月,但古人还是非常重视,所以冬至又被称为“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吃。寓意着说是: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了。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习俗:喝腊八粥
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习俗: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传统节日的风俗就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种子,它将会在人们心中生根、发展,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