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本·共觅教研” 

——小学语文组文本解读

研讨活动

王俪华
编辑于01-11
阅读 6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了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促进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提升,2024年1月9日上午,小学语文科组开展了“品读文本·共觅教研”活动。

       

     罗瑜、王俪华、陈银、郑思宇老师分别就《搭船的鸟》《走月亮》展开文本解读交流,此次分享在卢元文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本次语文指导教研活动,分为四个环节进行:文本展示、文本解读和专家点评指导。

文本展示,尽显专业

  活动伊始,罗瑜老师为我们带来《搭船的鸟》文本解读展示。整个解读过程以体察编者为线索贯穿其中,基于儿童视角,明确教学情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让课堂有“迹”可循。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发现描写翠鸟的句式特点,谈论感悟其表达效果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习得其法,学有所获。

  山高自可登临上,水深不妨涉足知。接着,王俪华老师从纵向和横向的维度这两方面进行文本定位,发现纵向能力序列的规律,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在以横向的角度分析《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的共性和特性,发现状物类文章的学习轨道。

  陈银老师进行“唯美式”文本解读讲解。陈老师从描绘美景,人物景物,表达美感等方面进行汇报,指出授课过程中坚持以新课标为指导,聚焦语文要素,感受自然之美,注重“引导真学习,指导深学习”,致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郑思宇老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首先对文章的题目进行了精准解读。以写景叙事散文作为导入话题,将《搭船的鸟》与《走月亮》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找出文章中的线索进一步叙述出《走月亮》的细腻之处,同时之处在教学中打动学生,体会月光中“我”获得的无限乐趣,感悟浓浓的亲情。

专家领航,稳步前行

  教育需要实践者,更需要领航人。孙老师对本此活动进行点评指导,孙老师从文本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整合,从推进情境教学,注重人文主题方面展开探讨。

  文本定位:建立概念理解

    孙老师提到,文章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交流沟通的产物。文本解读就应从语言文字入手,遵循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解开语言表达之理,理清表达思路,建构文本意蕴,并由此引导学生建构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在单元目标视域下,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可分为若干步骤。首先,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进而借助提示讲述故事,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此过程需从基础类目标出发,逐步发展语文要素。其次,要明确基础类目标,这些目标通常是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教学内容:目标内容一致性

阅读教学目标指向理解感受课文的关键处。阅读教学内容是理解感受课文关键处的知识、技能、态度、策略。二者是交互的。需要注意的是,情感蕴含在文本关键处,理解了文本关键处也就感知了情感,因而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是统一的。

  学以致用无止境,业精于勤磨匠心。以新求变,以变应新。在这次活动中,孙老师的精彩点评和指导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教师们渴望成长的心田。孙老师还特别关注情境教学的推进和人文主题的渗透,以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底蕴,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孙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阅读 6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