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巧复习,教研助提升——濮阳县第六小学二年级数学组教研活动纪实

濮阳县第六小学 李南南
编辑于2024-01-11
阅读 7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复习课:《复习长度单位、角和时间》《复习观察物体、搭配》

时间:2024年1月11日

主持人:管瑞利

主备人:李南南

参与教师: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教研是萃取集体智慧,优化教学方案,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转眼间,距离期末考已进入倒计时,濮阳县第六小学的莘莘学子都在摩拳擦掌,你追我赶,积极努力,为这次期末考试做好最后的冲刺。 冬月里寒风凛冽,但教师们却精神高涨。为了提升期末复习的有效性,高效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整体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做到有章可循、有备而战。二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如期进行,融集体智慧,共研共思,助力期末。

  活动开始由李南南老师对《复习长度单位、角和时间》和《复习观察物体、搭配》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复习长度单位、角和时间》

        “长度单位”即厘米和米的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角的认识”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认识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 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工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复习观察物体、搭配》 

        “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难点是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搭配”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滲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数学测试检查建议

李南南老师关于期末如何教给孩子数学测试检查方法的建议有:

①做标记

②查漏题

③查计算

④查解决问题

⑤查选择、填空

⑥最后看拿不准的题

交流困惑

  接下来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畅所欲言,在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互通有无,研究、讨论教学执行计划,我们是认真的。

课内外延伸

  《课堂内外》中有关的数学知识点有:

①第67页的“锐角、直角、钝角”相关知识

②第69页的“数角”

③第71页的“剪角的不同方法”

         教研组长管瑞利老师对此次活动给予了肯定,并对下步工作作出安排并提出了要求。

总结

相信通过一次次的交流,老师们一定会凝心聚力,研思同行,摸索出更好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自信自如,更加深刻灵动!

阅读 7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