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双减”背景下运用思维工具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教研活动
潜心教研勤探索,扎根教学促提升。为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2023年12月28日,《“双减”背景下运用思维工具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在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开展课例展示活动。
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双减”背景下运用思维工具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陈海燕副院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活动伊始,由海珠区南武小学杨杰老师执教《好的故事》。杨老师深度研读教材,课上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随后,杨老师聚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工具,搭建学习支架,结合相关资料,感受鲁迅先生的思想境界。整节课课堂任务清晰,评价精准,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接着,由海珠区瑞宝小学杨颖雯老师对移植课《端午粽》进行说课。杨老师以《端午粽》一课为例,就低年段如何借助思维工具突破学习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详细说明。在说课过程中,杨老师先介绍了低年级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点联系,突破教学重难点;接着重点说明如何借助思维导图统整学习活动,提升阅读能力;最后还以思维导图为表达支架,助力表达。
随后,由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邓丹玫老师作题为《以思维工具促阅读力提升》讲座分享。邓老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工具常存在的几个误区,包括将学会运用思维工具当做目标,过于追求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把绘制思维导图等作为课后作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等等。针对老师们在教学中出现的误区,邓老师也贴心地给出了对应的教学建议,令在场老师获益良多。
活动最后,由陈海燕副院长就本次活动作总结。陈院长先对本次授课、说课的老师表示肯定,并指出老师在教学中应对教材深入研读,关注当前热点,用好学评。陈院长强调教师需明确思维工具的定位应是“学习支架”,在教学中需紧扣“双减”背景,借助思维工具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用思维工具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启迪思维的契机,有利于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相信每位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都能对教学有新的思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杨颖雯
图片:课题组老师
审核:邓丹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