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知味,岁月沉香。时光记载着辛勤与付出,见证着收获与成长,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又在忙忙碌碌中走向了尾声。在2023-2024学年度学期的末尾,永城四中语文组如期开展了教研活动。全体语文老师立足课堂,伸抓复习,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七年级苏雅老师,就本次期末卷子讲评做了详细讲解。苏老师通过学生做试卷的情况看:一,学生基础题掌握不扎实,这部分考察学生生字词学习情况以及古诗文记忆情况,有部分为理解性默写,需要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灵活运用。但默写依然不细致,准确性不够。
二、阅读理解领悟感知能力不够。学生的分析题解力不够,导致对文本理解错误。
三、作文不规范,问题多。例如文章脱离主旨,题目未写完、字数不够错别字很多等问题。有部分同学不知如何选择是适合自己的题目,文章无话可写。
刘云老师讲解的是期末测试卷(三),该试卷共分为四大题
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字词与古诗文默写的考察,二是对名著与综合性学习的考察。字词与古诗文默写部分学生做题情况主要是汉字或拼音填空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眼高手低;一道病句选择题几乎全军覆没;默写有部分同学会背不会写,错字严重。名著阅读题学生有答不完整、空题的现象,综合性学习部分图文转换题,学生审题不够仔细是失分的重要原因。
第二大题古诗文阅读。一是对古诗的考察,一是对文言文的考察。学生得分参差不齐,词语解释、翻译课内的能够做出来,对比阅读的做不出来,平时积累较少迁移能力较弱。
第三大题为现代文阅读,两篇都是记叙文阅读。
学生答题情况不理想,考察四季特征从文中可以找出,学生答题不够简练,从文中摘抄大段文字作答。考察修辞手法的题学生答题不全面。概括故事情节的题学生锁定段落不准确造成失分。总之阅读理解还需要继续练习。
第四大题为作文。作文围绕“发现”这一话题进行写作,学生只要把题审清楚,作文都能有话可写。
庞春房老师和陈燕飞主任,做了精彩点评。两位老师对试卷中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易错点,失分点,失分原因逐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的很到位,针对考点答题方法,答题技巧给予指导。其他老师也是各抒己见,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七年级语文的期末复习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九年级学习紧任务重,但是九年级各位老师任劳任怨,不辞辛苦,边讲新课边复习,给孩子们的中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素玲老师主备《陈涉世家》,这是《史记》中的名篇,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张老师本着文言文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上“读其文、通其意、晓其理、感其情”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享受获取的快乐,得到情感的真实体验。
张素玲老师提出文言文教学"三文"(文言、文学、文化)结合的理念,既符合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首先,以文言学习为基础,可以疏通课文,为下一步学习铺垫,同时又有助 于学生积累一些必备的文言知识。其次,在基本排除阅读的障碍之后,进入到文言文的文章文学方面的学习上来,争取让学生得到文学上的熏染,学习为文的基本章法,力求读写结合,进而有助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提高。最后,是文化的学习。通过对这些经典选文的学习,了解一些必备的古代文化常识,培养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受和鉴赏的能力。当然,"三文"必须有机地融合渗透,不可机械划分。
王香老师主备《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王老师通过“山河表里”让学生了解潼关的地理位置,让学生理解作者所用“聚”“怒”的表达效果,“宫阙”一词虽然很简单,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百姓的艰辛。“踌躇”词介入了几位诗人在描写离开国都时的惆怅,写出诗人为何“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不仅为宫阙成土而伤心,还为百姓心血白费而伤心,还为百姓即将重修宫阙的痛苦而伤心。,从而引出对本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主旨的理解。本节课的设计王老师既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刻同情,同时也注重了抓基础教学,对古诗文阅读严格把关;另外,比较阅读的设计,也拓宽孩子们的思维!
九年级其他老师做了精彩点评,并且提出了有效意见。
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有句话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相信趁着今天教研的东风,我们四中高效课堂的效率会乘风破浪,芝麻开花,一天比一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