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沂南县苏村镇中心幼儿园 徐静 聂静
摘要:幼儿时期是一个认知世界、习惯养成及性格培养的启蒙时期,也是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游戏是目前最容易获得幼儿喜爱和接受的典型教育方式。游戏对于孩子的生理、智力、情感、社交 以及认知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让游戏与学习相结合,能够让孩子在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中锻炼身体、强健思维、丰富情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游戏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元素,通过彼此的影响不断的完善着孩子们的人生阅历及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
关键词:
游戏 幼儿心理发展 影响
一、游戏的本质
关于游戏的本质这一问题,不同的游戏理论都做出了各自的经典阐释。但由于游戏本身的复杂性、人们理解角度及文化背景的多样性,给游戏下一种可行的、公允的定义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相与联系的因素来说明游戏的特性。概括起来,游戏具有自发性、自主性、虚幻性、体验性、非功利性五个基本特性。
(一)游戏的自发性
儿童参加游戏活动是出自内在的动机,是完全主动自愿的过程。游戏自由自在,灵活多变,能适应儿童的多种需要。并且游戏没有外部的控制、强加的要求,没有要完成任务的需要,让儿童没有压力。荷兰学者胡伊青加曾深刻地指出:“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遵照命令的游戏已不再是游戏,它至多是游戏的强制性模仿”
(二)游戏的自主性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游戏内容,布置游戏场景,选择游戏伙伴、游戏材料,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或通过与伙伴的协商,改变原有游戏的操作程序,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控制游戏进程。在游戏中,儿童也会反映着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例如,扮演医生、警察、消防员等等。也就是说,游戏的各个方面都是由儿童自行决定的,儿童是游戏的真正主人。因此可以说,游戏是儿童自由、自主的活动.
(三)游戏的虚构性
儿童的游戏是虚构性的,是充满想象的,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游戏中儿童的生活经验得以创造性地再现,具体表现在游戏的内容、种类和玩法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在游戏中,一切都是“好"假装是”,儿童可以在假想的情境里,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和情像是”感。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允许的,似乎没有为什么这样的问题。
(四)游戏的体验性
作为活动的主体,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即游戏性体验。游戏性体验是游戏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和构成要素,也是判定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的重要标志。在游戏中,“在那一刻,自我、现实,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远远地遁去了,全副身心都被当前活动占据了,灵感进发,思如泉涌”。这样,游戏的过程也就成了游戏者兴趣感、自主性、成就感等生成的过程,是游戏者在游戏中实实在在的“收获”。
(五)游戏的非功利性
游戏者关注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游戏的最终结果或目的。在游戏中,不创造任何有实效的社会财富,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活动的目的不追求功效,只是为了摆脱束缚、追求自由,获得个体性情的愉悦和满足游戏的目的与意义就存在于游戏中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感悟。
二、自主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幼儿游戏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肢体动作,这些动作有助于培养幼儿基础动作的协调性,使身体器官和各项身体机能得到强化和改善。游戏中大量的肢体动作,带动着孩子身体上大小肌肉群的活动,增强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游戏使儿童身体各器官得到活动和锻炼,大到追、跑、跳、跃的游戏,小到拼图、绘画、玩沙等游戏,都可以促进儿童大、小肌肉的运动、促进骨骼、关节的灵活与协调。
(二)有助于幼儿智力培养
游戏对于孩子智力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游戏过程中会激发孩子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去创造、去验证,在这些动作中会不断提高幼儿的大脑发育和思维拓展,提升孩子们的智力水平。幼儿游戏多数存在着一些简单的规则和玩法,除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孩子们也需要自已去学习掌握这些游戏规则,无形中促使孩子们自主的去思考分析,如何才能很好的完成这个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就会一步步的提高。
(三)丰富幼儿情感
婴幼儿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他们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看问题,去理解周围的人和事,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幼儿能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皮亚杰等研究表明,年幼幼儿学习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有很大的困难,这是由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特征决定的。对幼儿来说,自我与非我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他们认为自已看事物的角度就是唯的角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能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幼儿在接受教育时,多数情况下为集体教育。孩子们需要面对一个从个体向集体的转变过程。初期,幼儿往往存在一种不能融入的情况,这是一种自然的情感体现。对于这种情况,游戏是最好的也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能够让孩子们主动的组成并融入到这个团体。游戏是一种将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转变成适应社会化需要的个体的途径。幼儿在游戏时与其他个体或集体进行交往,从而获得对于“人”的认知,这是人类从社会活动中获取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知识的源泉。
通过快乐的游戏,在儿童受到挫折和困扰时,可以宣泄儿童的焦虑、害怕、气愤和紧张等情绪,从而减轻或克服不良心理。他们只要对那些引起自己负面情绪有了较好的理解和认识之后,就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些思想,因而游戏就变得平静了。正是通过想象和幻想的游戏,儿童才逐渐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四)培养道德修养
良好道德情感的培养不但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并能促进幼儿智能的发展。因而在幼儿期加强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实施者,更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将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幼儿时期不仅仅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游戏教育这种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的教育方法,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形式。游戏的过程可以让幼儿快速的掌择对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让他们懂得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通过合理的游戏设计,充分利用游戏内容、规则竞赛等因素,有意识地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加强游戏中品德教育的计划性,将品德教育的内容、重点环节有效融入游戏教育让划内,通过这些游戏来培养孩子热爱祖国、孝敬长辈、热爱科学、文明礼貌等道德品质。
三、传统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传统游戏活动有很多形式,例如跳绳、踢键子、打陀螺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从小培养运动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幼儿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传统游戏活动通常是集体进行的,要求幼儿在游戏中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通过与他人合作,幼儿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关心他人、分享和协作。
(三)诚轻幼儿的情绪压力
幼儿时期,一些孩子可能面临诸多情绪困扰,例如焦虑、抑郁等。参与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可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减轻他们的情绪压力,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
(四)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耐心
在传统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培养了幼儿的自制力和耐心,帮助他们学会耐心等待和顺应规则。
(五)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与自主性
通过参与传统游戏活动,幼儿可以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和竞争。成功地完成任务会增加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游戏与幼儿身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总而言之,幼儿游戏教育对于幼儿身心的发展来说,可以说是一根指挥棒,合理科学的应用这样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为幼儿的发展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于其智力开发、体质发展、情感培养以及社会性培养等各方面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学习中发展身心是我们每一各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和努力目标,我们需要做到让快乐游戏、快乐学习成为孩子们不可被剥夺的权利。幼儿应当充分享用自己的生活,拥有快乐的游戏,游戏是童年幸福与快乐的砝码,也是幼儿成长阶梯。我们将继续努力和探索,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拥有更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度过一个快乐,有益的童年。
从另一种层面来说,幼儿健康的身心发展是幼儿游戏教育顺利完成并让幼儿获取游戏教育成果的基石。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树立起极强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把幼儿身心健康教育看做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应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入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充分利用家园合作和社会力量,让幼儿不良身心发展趋势天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对幼儿实施身心健康培养教育,从而为他们的美好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好的身心健康状态下快乐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教育方式下完善幼儿身心。准确把我两者的相辅相成的微妙关联,为孩子塑造一个最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燕《游戏与儿童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年 3 月
[2] 曲海燕《谈谈游戏在幼儿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12 年 11 月
[3]刘晶波 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南京师大学出版社,1999.12 教育期刊2006.11
[4] 张惠娜《幼儿园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2009 年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