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高新学校
三年级(6)班
日历里的学问——项目式学习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是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将借助一本小小的日历,探寻历史的足迹,挖掘日历中相关的知识,感受古人的伟大,明白日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引导同学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驱动问题

《日历里的学问》项目式学习课程,主要围绕“一本小小日历上的数字、汉字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学问呢?”这一个核心驱动问题展开,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精神。从而展开一场日历中的知识的探究之旅,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并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00:32

三、项目式流程

本次项目是学习活动,一共分五个方面进行:

     活动一:小小日历学问大

             活动二:“二十四节气”的秘密

      活动三:传统节日的来历

   活动四:探究数九学问 

      活动五:创意日历巧设计

活动一 :小小日历学问大

日历是日常使用的出版物,记载着日期等相关信息。我们通过查找资料,学习了日历的制定和日历的起源,了解了日历的来历,一年一共有多少个月?每月的天数有什么不同?

通过探究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七个大月,他们各有31天,还有四个小月,他们各有30天。二月最特殊,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一本小小的日历,从古至今演变的历史非常悠久。日历也在这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日益丰富,指示着人们的生活。

01:01

活动二: “二十四节气”的秘密

二十四节气是指24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同学们通过二十四节气歌感受了中国生活的诗意,并以诗配画的形式积累有关24节气的诗词古韵和风词民情。

00:35

活动三: 传统节日的来历

学过《传统节日》这篇课文,同学们了解了很多中国传统节日,并把他们的名字写到了展示框中,我们也发现在一本小小的日历上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同学们通过讲解的方式探究、学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一起听一听吧!

00:53

乞巧节的来历——

02:13

中秋节的来历——

00:43

活动四 :探究“数九”学问

一到冬天,我们经常听说冬练三九,数九寒天。那么这里的九是什么意思呢?古代的人们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这81天。把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从冬至到来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进行了总结,也表述了对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数九学问,搜集了有关数九的儿歌或谚语,书写在了学习任务单中:

00:43

活动五: 创意日历巧设计

在了解了日历中的奥秘后,燃起了同学们设计日历的热情。同学们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设计出新的一年的精美日历。丰富的色彩、精美的画工、巧妙的剪裁,让每一份日历变得更加独具特色。

00:51
01:06
00:28

“知”小小日历

“明”二十四节气

“话”传统节日

“寻”数九学问

“创”精美日历

本次三(6)班《日历里的学问》项目式学习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同学们综合实践能力,燃起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展开中,同学们集探究、学习、实践于一体,从一本小小的日历中获取到很多知识,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同学们将继续争当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