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近期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都有谁?怎么分?怎么防?

  冬季气温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各类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提示:当前,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广州市近期监测显示,全市以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较为活跃,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交织叠加。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流感正在逐渐进入冬季流行期。

这些呼吸道传染病

到底怎么分呢?

流  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潜伏期为1-4天,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可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呕吐、腹痛、腹泻,多见于儿童。

     流感患者一般预后良好,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肥胖者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应及时就诊治疗。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即使感染了也可以减少发病,即使发病了也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已知的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在季节转换的时候,比如夏季转到秋季或秋季向冬季转换时,可能会出现局部、短暂的聚集性流行。

     潜伏期为2-3周,主要的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到2周。儿童感染支原体后,大部分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小部分为下呼吸道感染(可能是支气管炎或肺炎),很少一部分可能会发展为重症支原体肺炎。

     一般来说,感染支原体后,短期(1-2个月)内不会重复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感染症状反复出现,往往是上一次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痊愈,局部病灶没有完全清除而继发感染。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如果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RNA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传播。

     潜伏期通常为2-8天,向体外排毒可以持续1-3周。病人感染后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儿童感染合胞病毒后的典型病症是发烧、咳嗽、鼻塞、流涕;成人感染之后的典型病症与普通感冒十分相近,例如低烧、咳嗽、鼻塞、流涕。

     大多数患者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小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即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低龄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和喘息。

     目前我国尚无上市的合胞病毒疫苗和特效治疗药。合胞病毒可以重复感染,也易发生家庭传播,可以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预防感染。

腺病毒

  腺病毒并不是一种新型病毒,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因。可以经过飞沫、密切接触及粪-口途径传播,也能通过水体传播。6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学龄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是腺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病程常为5-7日,但症状可能持续长达2周,可合并细菌感染。症状因受累部位而异,可包括:发热、咽痛、流鼻涕、咳嗽、耳痛、结膜炎(又称“红眼”)、腹泻、声音嘶哑。

     腺病毒感染大多呈自限性,采用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通常仅用于严重腺病毒病,这类患者大多存在免疫功能受损。

     目前我国没有腺病毒疫苗,预防腺病毒感染主要是注意卫生,特别是手部卫生。

如何科学预防?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污染手部和周围环境。

     2.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居家每天一般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3.少聚集。在冬春季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要前往时建议佩戴口罩。

     4.多喝开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5.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增强自身体质(雾霾天应减少户外活动)。

     6.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相关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易感人群可通过提前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7.一旦感染冬春季传染病,患者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采取住院治疗或居家休息,期间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待不具传染性后再恢复上学、上班等日常活动。

还有两个“大招”

戴口罩➕呼吸道礼仪

这些情形或场景

应佩戴口罩

  1.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米,下同)时。

     2.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

     3.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4.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5.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这些情形或场景

建议佩戴口罩

  1.进入人流量较大或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区域或场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一旦相关区域或场所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由于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等原因易发生疫情传播扩散。

     2.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危害较大,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加强自我防护。

     3.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的大型会议或活动,如果参加人员未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一旦有疫情输入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建议佩戴口罩。

口罩如何选?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传播疫情风险较高,建议其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或以上级别口罩(无呼吸阀)。

     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儿童建议选择适合儿童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同时注意及时更换口罩。

  瑞龙辞旧岁,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衷心祝愿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编辑:李唯

审核:胡红副园长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