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引导  诵经典  提素养

用户10485442
编辑于01-08
阅读 8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新课程标准中特别注重语文核心素养,而文化自信更为重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经典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同学们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校园里书香弥漫,同学们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这个学期我们二年级的经典诵读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六首古诗,分别是王维的《少年行》李贺的《马诗》白居易的《遗爱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骆宾王的《于易水送别》和李白的《秋浦歌》,这些古诗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学生背诵下来不费吹灰之力。

  第二部分是《百家姓》,老师们都认为有难度,想换成别的。我想了点办法,巧妙地引导,孩子们竟然能够熟读成诵啦!

一、激趣引入

       首先,我让学生回忆在一年级学过的《姓氏歌》,孩子们都能特别熟练地记下来。我趁机表扬他们,然后问:“老师这儿有一张藏宝图,它有一项特异功能,可以让你们找到每一个人的姓氏哦!你们想不想得到它呀?”孩子们那强烈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我又趁热打铁:“今天,老师要把这张藏宝图送给认真的孩子,你们要比一比,看谁最先找到自己的姓氏,家人的姓氏,然后还要比赛谁认识的姓氏多,记住的姓氏多哟!”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拿到《百家姓》就开始钻研起来了。有家长在朋友圈里调侃:“宝贝今天回家说得到一份藏着姓氏的宝图,我们家里人的姓氏都能找到,还真是奇妙耶!”

二、多样促诵

       孩子们真是三分钟热度,新鲜劲很快就过去了。为了促进熟读成诵,我又开始琢磨妙招咯。我试着让大家当“小老师”,有了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带读,离熟练背诵又近了一些。接着,我设计各种读的方式,如拍手读、拍桌子读、分男女生读、分组读等,这样变换花样还真有成效。有家长戏谑:“背得烂熟,如果不是看到本经,还真不知道念的是啥嘞!”

中华文化的精妙绝伦,是我们毕生追求和学习的目标,在巧妙地打开知识大门后,促进孩子们熟读成诵,提升了文化素养,孩子们也积累了宝贵的人生财富。

阅读 8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