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徐芳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国培计划(2023)”海南省市县研训机构专业人员数据素养提升推进项目研修日志
——第二组学员 2024.1.8

创建于2024-01-08 阅读416

  微风轻拂,暖阳不燥,正是研训好时候!2024年1月6-13日,“国培计划(2023)海南省市县研训机构专业人员数据素养提升推进项目”在海口市皇马假日海岛风情酒店2楼会议室如期举行。    

  今天是研修学习的第二天。上午,来自南京大学的桑新民教授为我们做了《在数字化转型中探索基础教育新生态》的专题讲座,下午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信息部龚海浪主任做了《数字时代研训工作及案例分析》的专题讲座,两场讲座,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既有高端理论的引领,更有实践案例分享,对信息化时代,数字转型期的我们,如何更好地开展研训工作,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受益匪浅。

  桑教授首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跟参训教师做了个暖场的互动,接着提出五个问题引发在座的各位教师思考,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基础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中应有的新生态,同时解答了讲座开篇时提出的五个问题,即什么是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习方式?信息时代课程教学将去向何处?如何提高自主-团队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能力?教育培训在数字化转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围绕着这五个问题,桑教授分别从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时代机遇、更新学习观念,推动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和在数字化转型中开创高效基础教育新生态这三大板块展开论述。

      讲座中桑教授不仅为我们理清了三大概念: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导我们思考,身处科技信息迅猛发展新时代研训机构的我们该如何开展研训工作,数字转型时期的课程改革如何走向,课堂教学如何更加高效,同时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基础教育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看着台上75岁的桑教授精神焕发,引经据典,名人语录,经典书籍信手拈来,让我们深深感动的同时,不仅反思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桑教授用自身案例极好地阐述了什么是终身学习,以及怎样做一名新时期的研训者和新时期的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浮躁、碎片化信息狂轰乱炸的时代,努力做到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保持终身学习。同时,积极尝试,大胆探索,将新技术手段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努力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不断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高效课堂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午,龚主任从研训信息化和A I下的教育感悟两大方面,为我们做了一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讲座。

       龚主任以海口市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为案例,跟我们分享了如何经济高效地建设区域教育教学研训平台。海口市研训云平台的建设启于研训信息化时代的困惑:1)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辐射范围小,转换率低;2)组织教学实践活动难,参与人数少;3)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呈现阶段化,缺乏系统性、个性化;4)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测评与分析缺乏数据模型与转型等。为了解决以上诸多问题和困惑,2020年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开始筹建海口市教育研训云平台。

        发展至今海口市研训云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各自教育教学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为海口市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此外,龚主任还详细的展示了海口市教育研训云平台的基本构架,具体包括教研空间,培训活动,学习空间,证书管理等几大模块,在每一模块下面又包含具体的多种功能,比如在教研空间里面包括,线上基地资源共享,学术交流,成果展示,活动记录等。对海南省周边各市县的研训平台建设很有示范作用。

     说到AI下的教育感悟,龚主任展示了AI绘图、AI设计教案、以及撰写论文等案例,让我们感叹、折服之际,不仅思考:传统的教育模式很显然已经不适合现代教与学的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改?改革的方向又怎样?我们现在培训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需求?目前的知识教育是否应该转型为对于侧重于学生核心素养和素素质的培养教育?在数字时代,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字化生态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和交流活动,具体该如何实践?我们研训工作者如何在实践工作中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实践工作,实现信息技术和研训工作的深度融合?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位研训工作者认真思考,努力在实践中去探索的问题。

  信息时代,用数据说话、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未来教育创新,作为教育教学中坚力量的研训人员数据素养提升势在必行。满满当当的一天,精彩纷呈的两场讲座,既有信息素养的理论指引,又有实践案例的分享示范,让我们思考不断,启示连连,收获满满!

阅读 4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