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大略》有云:君子壹教,凝子壹学,亟成。为了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要求,凸显结构化和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展示省小学数学教师创新能力培训成果,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经研究,决定联合李允允、胡彬彬工作室举行教研活动。






教师示范课
活动开始,首先由工作室成员史为倩老师为大家呈现一节非常精彩的《分数的意义》一课。本节课史老师精彩的板书构建有关于分数的知识框架,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有效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单位。课堂设计理念先进贴合新课程标准,有效的体现出数的一致性。



第二节课,工作室成员夏放老师精心准备,大胆设计,展示了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风采,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生动而扎实的《用字母表示数》。
从情境入手,引入新课,自然流畅。引导学生逐步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课堂内容设计合理,层次分明,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并且落到了
第三节课,工作室成员杨凡老师精彩呈现《认识时、分》,课堂上杨凡老师大胆放手,鼓励孩子自己绘制时钟钟面,通过孩子绘制过程深入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建构一个单位时间的概念。
整个示范课的过程中,每一位领导人和工作室成员都在认真观摩记录。
工作室领衔人点评
听课结束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允允老师、胡彬彬老师、及教师发展中心耿德军主任为三位授课教师进行了点评。对课堂完成度、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师基本功给予肯定。根据三位授课教师不同的特点,对课程进行了评价与指点,提出建议,指出亮点和还需努力的方向。



专题讲座
评课结束后耿德军主任针对新课标“数与代数”结构化分析与教学建议做出专题讲座,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明确可实行的教学指导性建议。

活动结束后耿德军主任对今天的活动给予了肯定,提出各学校的学科带领人需在老师成长的道路上提供帮助,老师也需要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听、多看,勇于并敢于展示自己,从一节节课中吸取养分,做到在每一节课后总结自己的不足。最后,耿主任指出此次活动的展开,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以及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对数学教师的发展给予了期望。并指出每位老师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不断反思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有效的教研是教学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工作室老师们相互借鉴、交流、促进,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




拍摄:胡彬
文案:胡彬
审核:李允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