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2课《让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强强联合
创建于01-08
阅读 25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分享使者------范强

邯郸市小学科学冀黎明名师工作室成员
邯郸市峰峰矿区实验小学教师
邯郸市优秀教师

教材分析

      《让灯泡亮起来》是冀人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第12课,由“观察小灯泡的构造”与“让小灯泡发光”两个部分组成,首先学生在观察灯泡的结构后,让学生明白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支架以及金属螺纹和底部的锡点两个连接点组成并猜测电流是如何流过灯丝。通过小组探究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形成闭合回路,电流通过灯丝时,灯泡才能亮起来。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组装电路让灯泡发光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愿意与他人分工合作,享受合作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石。

学情分析

       这一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电池、灯泡,学生平时可以说都接触过,都很熟悉,要接亮一个小灯泡,对相当部分的学生,尤其是男生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电路的连接情况,或者电流的线路如何,大多数学生都是含糊不清的,因此,让学生亲历探究点亮灯泡的过程,并在连接过程中认识电路的真正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能说出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的结构与作用。 

2.能说出形成闭合回路时,电流通过灯丝,于是灯泡发光。

科学思维

1.能运用分析、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2.能运用实验中发现的现象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探究实践

能设计使灯泡发光的完整电路,并利用简图呈现出来。 

科学态度 

1.能对连接完整的电路可以让小灯泡发光产生兴趣。 

2.能利用多种方法组装电路使灯泡发光,体会创新的乐趣。 

3.愿意与他人分工合作,享受合作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重难点

认识小灯泡的构造,组装多种电路让灯泡发光。 

教学准备

小灯泡、电池、导线、课件、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引导:上课之前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并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的夜景?

问题:是什么让峰峰的夜景变得如此漂亮呢?

       2.提问:面对这么美丽的夜景、这么色彩斑斓的夜景灯光,同学们能不能提出一些与灯有关的问题?

学生回答。

      3.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老师真为你们而高兴,这节课我们就选取其中的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意图:通过图片来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身边的夜景灯光,引入有关点亮灯泡的科学问题,既创设了探究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对学生渗透了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人文教育。通过让学生回答与灯有关的问题,了解学生关于本课科学概念的前概念。

二、观察材料,认识结构。

       1.提问:同学们请想一想,如果要让灯泡亮起来我们需要什么材料呢?
  2.观察:学生分组观察,比较电池、灯泡、导线有什么特点。     
  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4.小结:
  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金属螺纹以及底部的锡点构成,灯泡的金属螺纹部分与灯丝的引线的一端相连,螺纹底部的锡点与灯丝的引线的另一端相连。电池的铜帽(有“+”的一端)是电池的正极,另一端的锌片(有“-”的一端)是电池的负极。导线由内部的金属和外部的绝缘体组成。
  意图:通过给学生出示灯泡、电池、导线实物,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明白灯泡的构造,并提出实验探究的问题。尤其是对解剖以后的小灯泡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小灯泡的了解,螺纹部分和锡点部分“两点”的着重强调为学生顺利点亮小灯泡和描述电在电路中是如何流动的打好基础。

三、组装电路,自主探究。

       1.明确任务
       在刚才的观察中,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通过认真观察,我们对电池、灯泡以及导线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有了详细的了解,那么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让灯泡亮起来呢?同学们想不想动手试一下?
       2.实验提示
     (1)认真观察,并及时完成记录单。
  (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协作完成。
  (3)若发现电池变热,立即松开导线。
  (4)试一试有几种方法能使灯泡发光。
  3.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看看哪个小组能让小灯泡先亮起来,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多一些,将实验探究的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中。
  意图:在此探究环节,通过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协作探究,共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享受合作成功的快乐,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同时提升。最后各小组提出实验探究的结论问题。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通过小组合作验证或推翻自己原有的想法,生成新的科学问题。形成尊重事实、探寻真知的意识,并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学会质疑,提出自己对问题独立判断。

四、总结归纳,形成知识。

       1.展示交流
  将各小组的实验记录单拍照并上传到多媒体屏幕上,教师分别评价学生的连
接情况。 
  2.归纳总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要让灯泡亮起来,首先将小灯泡、电池、导线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并且灯丝中有电流通过,这样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3.解决问题
  在刚才的实验探究中,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在连接电路时出现了以下现象。利用VR虚拟仿真实验演示断路和短路现象并讲解。
  意图:在小组汇报环节,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及时做出鼓励并且多元化的评价。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创造真实学习情境激励学生向更深层次内容做出研究,提出拓展性的问题,将课堂研究的问题引向课下。教师引导学生对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得出理性的结论问题。

五、知识拓展,练习巩固。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电路只有形成完整的回路时,灯泡才能亮起来,而在短路和断路的情况下灯泡是不会亮的。现在我们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一个竞赛,谁敢来挑战?
  (1)灯泡各部位的名称。
  (2)电路连接的不同形式,回路、短路、断路。
  (3)图中哪些灯泡能量起来?哪些不能亮起来?说明理由。
  意图:通过希沃的小组竞争、知识配对、选词填空等功能进行本课的知识联系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只是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要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科学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课本上,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延伸到课外,到生活中、到我们的方方面面去探寻科学的问题。

六、小结。

       1.课堂小结。
  通过思维导图工具来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作业:同学们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只点亮了一个小灯泡,你能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吗?课下试着连接一下。
  3.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板书设计

名师一点通

  1.通过“观察”,突破难点。  
  教学中有两处观察活动。一是观察灯泡、电池、导线的结构,通过观察让学生能更好的认识这些实验材料的结构特征,为后面的探究活动——点亮小灯泡打下认知基础;第二处观察活动,是点亮小灯泡后,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猜猜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通过直观地观察,便于学生理解电路装置里电流流动的路线,又结合用笔画,多媒体动画演示,使他们明确电是可以流动的以及是怎样流动的。  
  2.通过“动手”“动脑”,突破重点。  
  学生通过“动手”经历探究过程后,就会产生“小灯泡为什么会亮?”、“电路装置里的电是怎样流动的?”我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模型画图的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的方法,变“看不见”为“看得见”,使他们更为直观地感受了电流流动的方向,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阅读 25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