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暖人心,携手护成长

-----木河乡中学寒假千名教师大走访活动纪实

张家川县木河乡中学
创建于2024-01-08
阅读 3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强化家校联系沟通,落实协同育人机构,加大教育政策、安全防护知识宣传力度,切实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寒假,按照县教育局寒假工作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木河乡中学全体教师在1月11日对全乡14个行政村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开展了大走访活动。

周密部署

    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为确保走访工作落到实处,家访前,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对走访活动做了周密的安排。事先拟好谈话提纲,做实走访前的工作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本次走访以: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开展寒期安全教育;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沟通学生教育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家庭监护情况;引导规范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等为主要家访内容。

走访对象

  学前教育:单亲家庭、残疾、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幼儿。

      义务教育:重点关注学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残疾家庭、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

深入交流

成长正当时,安全居首位

  走访期间,老师对学生的假期安全也格外关心,积极宣传讲解,切实提高孩子们防范电信诈骗、防河道溺水、食品安全、网络沉迷、交通安全、儿童拐卖等方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发放了寒假安全告家长书,与家长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对家长和学生从居家及生活安全、卫生及饮食安全、外出及交通安全、防寒及防溺水安全、网络及手机使用安全、学习及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假期安全教育具体要求。

     

  走访过程中,各位老师积极向家长们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五项管理”、“双减”等教育相关政策,主动征求家长对学校、班级的意见和建议,力争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文明礼仪不仅是一个口号,更应该将文明礼仪践行在日常生活中,本次走访活动中,老师向学生家长讲解“六大文明行动”,建议家长及时规劝孩子的不文明言行,引导青少年养成讲文明、立功德、守秩序、树新风的美德。家长也应大力普及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的学习生活、交流交往、服装服饰、公共场所、交流用语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养成良好习惯,引导青少年重礼节,讲礼貌。

  走访活动中,遵照上级走访工作要求,老师们做到了应访尽访,首先详细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思想品德与人际关系,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学生学习和生活表现,肯定孩子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并及时科学地指导家长积极引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强化劳动实践,避免盲目参加校外培训情况,减轻学生负担。

       各走访老师和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面对面开展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亲子关系,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学习基础,学生在家表现,严格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及生活习惯等。

完善走访记录

    走访活动结束后,教师们把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家长反映的问题、需要解决的困难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汇总,做好家访记录,撰写家访手记。老师们认真地做了家访信息的记录,并及时进行了整理。

    在家访的过程中,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行动中、话语间、眼神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信任、一份放心、一份期待。一些家长感慨地说,老师进行家访,给孩子带来了信任和支持,也带走了家长的迷惘和困惑。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面谈,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更有助于增进学生和老师的感情。

家访意义

  家访是一场行走的教育,用脚步丈量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家访是三尺讲台外的另一片天空,用真诚浇灌祖国的花朵;家访是一次温情的会谈,用真心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本次家访活动不仅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及家庭的沟通,而且是一次培养良好师德师风的有效途径。许多教师积极帮助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上的困难,体现了教师的大爱仁心,彰显了良好的师德风尚。我们相信在家校的默契配合,通力合作下,我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我们敲开的不仅是一扇扇家门,更是推开了一扇扇心门,送出一缕阳光,收获一片灿烂!

审核:魏良辅  杨晓龙

策划:马世明

编辑:张海斌


阅读 3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