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国培计划(2023)”一海南省市县研训机构专业人员数据素养提升推进项目培训第二天<

创建于01-08 阅读2509

  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作为海南省市研训机构的专业人员要与时俱进,需要专家的高端引领,我们迎来了数据素养提升推进项目的国培。

  今天上午有幸邀请到南京大学的桑新民教授给我们做数字理解的专题讲座,桑教授曾是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系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的所长,同时也是教育技术学的博士生导师。他于1968年高中毕业后当了9年筑路工,1977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并于1982年1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教学工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绩,曾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教学类)和曾宪梓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等多项荣誉。

     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与教育技术学,已出版学术著作4部,教材3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此外,他还是著名的未来教育专家,曾组建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他的工作和研究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桑教授现场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利用求师问道可以很方便地统计所有教师的基本情况,通过基本问题的设计了解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时间,发现参加工作15年以上的有60人,从事教师培训岗位工作的时间发现3年以下的有44人占比最大。学科背景的调查发现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占比55%

  对于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培训的效果有51.7%的老师认为效果很好,愿意在以后的学习培训中继续去探索。

  今天桑教授的讲座从以下三个方面给我们进行讲解:

一、基础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创新发展机遇

二、更新学习观一推动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

三、在数字化转型中开创健康高效基础教育新生态

  什么是基础教育?

    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绝不仅是给师生配置电脑、建设校园网和信息化课堂环境而是要完成学校数化转型的两方面深层变革:①学校课程-教学“细胞”的数字化转型:打破以教师个体劳动(小农经济)和机械化灌输+标准化考试(工业流水线)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模式,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新时空中开创健康高效的教育新生态。②学校管理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转型(体制与机制创新)

  我们需要更新学习观,首先变革学习方式,要明确学习究竟是什么?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追溯,最早将学与习联系起来并进行探讨的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论述的:学而时习之讲到在《论语·学而篇》的开篇,孔子便谈了“学”与“习”的关系。他明确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里,“习”的含义并非通常解释的复习或温习,而是“实习”的意思。孔子鼓励人们学习后要适时地去实践所学,使之转化为实际能力。他认为,仅仅学习而不去实践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检验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孔子在《论语》中不仅强调了“学”与“习”的结合,还深入探讨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目标,为后世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什么是学习方式?

    

  从微观到宏观,从历史到现实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学习活动及其演变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人类学习方式从印刷时代跨入信息时代。

  桑教授带领团队近四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成果,从1998年开始就开始尝试信息时代学习方式与课程教学的新探索。

  创建五人团队进行高效学习,团队可以互帮互助

  课程理念转变与课程模式创新

  变革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是创建信息时代高效学堂

  桑新民教授以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基础,创立了被称为"太极学堂"的教学创新模式。

      "太极学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转变传统的消费式学习为生产式、创造式学习。这种新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化整为零"的多元学习评价和网络课程开发之新思路,并构建了"零存整取"的高校"学分银行"新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桑新民教授试图引领21世纪的课堂教学创新发展,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时代的特点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

  教育信息化追求的根本目标是要走出工业文明“三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制只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两头的学生必然吃不饱或跟不上,这是其厌学、低效的根本原因。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善于抓住教学的重难点,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但一个老师面对众多学生,具体实施难度很大。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展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希望。其中一个重要的生长点,就是人工智能前沿的知识图谱、学生画像、教师画像三项技术的应用。知识图谱是课程教材的数字化转型中教学内容和资源建设的重大课题;学习者画像是对学生学习难点分类研究的数字化转型,这是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依据;教师画像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创建人机结合的智能化、自适应学习系统,实现教学和评价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是整合各类人机交互技术基础上的增强智能、深度学习。

     三者是层层深入的,是在课程教学智能化中真正取得实效,需要把技术语言转化为教师能理解、应用的数学语言:重点、难点、亮点!

02:31

  从“信息素养”到“智能素养”

   

02:21
00:12

  桑教授让每个小组以五人为一个团队讲讲自己的收获、困惑和建议,小组代表陈安平老师、唐传经主任在讲台前与桑教授精彩互动与交流。

04:26

  一个上午桑新民教授给我们展示了他在信息技术领域带领他的团队所做出了丰硕的成果,让我们收获满满,正如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的邱天爽老师所总结的那样,也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去学习去内化为自己工作的内驱力。

  今天下午给我们做讲座的是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信息部的龚海浪主任,他主讲的专题是《数字时代的研训工作思路与案例分析》。

01:30

  研训信息化

  龚主任给我们介绍海口市教师研训云平台的使用方法和云平台的使用数据。

01:36

平台模块一:教研空间

平台模块二:培训活动

平台模块三:学习平台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学习资源的富于的时代,选择是丰富多彩的,但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从引爆的大家关注的焦点去吸引老师和学生、家长的眼球。

  龚主任说在智慧时代,人工智能(AI)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关于AI下的教育感悟:

1. 个性化教育:AI技术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智能辅导:AI可以作为智能辅导系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实时的反馈和建议。这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获得更多的学习支持,提高学习效率。

3. 教学资源的优化:AI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此外,AI还可以自动生成教学资源,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4. 跨学科整合:AI技术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趣的学习体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5. 在线教育的普及:AI技术使得在线教育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教育的普及率。

6. 终身学习:在智慧时代,AI技术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人们可以通过AI系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7. 教育公平:AI技术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通过智能辅导系统,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8.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AI时代,教师的角色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学习伙伴。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总之,在智慧时代,AI技术为教育带来了许多变革和机遇。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这些变化,以更好地利用AI技术推动教育的发展。

  龚主任给我们介绍了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讯飞星火的文章查询、编辑及编程的功能。

  数字时代,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字化课堂生态:以学生为中心、多样化实践与交流,以数据为基础的学情分析和评价。

  数字化课堂: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助力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有:注重批判理解、面向问题解决、迁移应用、促进知识应用、强调信息整理。

  最后我们第二组的全体学员用一首小诗来总结我们的收获:

    《信息数据时代  携手共创美好》

信息化的浪潮滚滚来,

数字化的世界展新颜。

智能化的生活如诗画,

科技的力量改变万千。

信息的海洋里畅游,

数据的森林中探寻。

智能的翅膀助飞翔,

创新的火花照未来。

云端之上共筑梦,

虚拟之间觅真知。

编码的语言传千里,

连接的心灵共此生。

科技之光映辉煌,

智慧之舟驶向远。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让世界因我们而变。

美篇文字:张华

美篇图片:张华、张昌赋、项目组

美篇编辑:张华

美篇审核:第二组全体成员

美篇核对:项目组

阅读 25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