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实验小学希望文学社电子期刊
(第十七期)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亲爱的同学们,生活是我们写作取之不竭的“宝库”,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寻找到那里掩埋着的“宝藏”。走,让我们一起去瞧瞧,下面这些小伙伴找到的“宝藏”吧!
我忍不住爱上你
五(6)班 李花满天
我家是开药房的,打小起,爸爸就经常带我到中药房里玩。那浓浓的药香味也陪伴了我的整个童年。我该怎么形容那种气味呢?它带着朴实醇厚的草本清香,又夹着幽幽淡淡的苦味,似乎有一种沉静神奇的力量,总能让人感到安心。不知不觉中,我就爱上了它。
等我开始认字时,我又迷上了那许许多多古怪而神秘的中药名:黄芪、红花、白芍,紫苏叶、板蓝根,多么缤纷的“色彩”呀!当归、辛夷、柴胡、桂枝、半夏,多么诗意的字眼呀!我对它越发着迷了。
九岁,我就开始拜老中医李爷爷为师,跟着他学艺了。渐渐地,我知道了,每一种中药都有自己独特的药效;我知道了,有些草药药效相克,不能合用;我知道了,一剂药方里,要让每一种草药都能发挥各自的功效……瞧,当我来到药房时,李爷爷早已等着考考我了。他把白芷、细辛、甘草、川芎放在一起,让我选出与白芷不能搭配的中草药。我细细回想着爷爷教给我的知识:川芎是来活血化瘀的,而其他三味药是解表散寒的,那一定应该选川芎啦!哈哈,不出意料,我顺利通过了这一轮测试。李爷爷的赞扬让我开心地笑了。
现在,我早已跃跃欲试,想着要实战演练。这不,机会来了!奶奶的风湿病犯了,浑身疼得厉害。我就想着一显身手——艾草能缓解风湿疼痛,花椒能祛湿止痛,生姜能散寒温中,我记得有个方剂,就是把这三味药泡在酒里,用来治疗风湿病疼痛的。要不,用它给奶奶试一试?说干就干,我的秘制药酒很快就制作好了。一个星期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泡好的药酒,帮奶奶涂抹在风湿疼痛的位置。坚持涂抹了三个多月,奶奶的风湿疼痛大大缓解了。她乐得直夸我,我也特别有成就感。首战告捷,让我越发感受到了中草药的魅力。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时,中医抗疫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也让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了中医千年的生命力。这也更坚定了我学好中医知识,传承中医文化的信心!
指导老师:王海蓉
王老师的话:
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了“我”与中医从初次相识,到不断学习,再到实战演练,最后到坚定信念,传承文化的一路历程,娓娓道来,亲切自然;中间列举了拜师学艺和实战演练中的两个小故事,不仅丰富了文本内容,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最值得赞赏的是,结尾更上一层楼,使文章格局更加阔大。
只是背景,又有何妨?
六(5)班 岳辰思涵
夕阳西下,余光却留在天际,金色、橙色、红色,白云尽染,五彩斑斓。这奇幻的颜色,是夕阳姑娘精挑细选出来的吧,既不过艳俗,也不过于素淡,就那么恰到好处。
有人夸赞夕阳姑娘的好眼光,也有人称叹大自然妈妈的心灵手巧。瞧!那边旋转飞舞的是金凤凰吧!金色的羽毛布满全身,一展翅,仿佛在天地之间燃烧着无尽的火焰,绚烂无比。它灵动的身姿,优雅的姿态,让人为之倾倒,为之沉醉。它是不是正引着百鸟飞入天庭呢?再看这里,几条金龙正欢快地嬉戏,有的盘旋天空,直冲云霄;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真是妙不言啊!
“太神奇呢!”“吉祥的象征哩!”人们毫不吝啬地把一句句赞美送给了彩云,可又有谁注意在它背后默默奉献的天空呢?如果没有天空作为背景,彩云定会少了一半的绚丽吧!就像我们看电影,银幕上光影流转,主角总是一身光环,耀眼夺目。可成就这一切的背后,又有多少人注意到那些“背景”式存在的角色呢——那一众无名无姓的群演,那不为人知的服装师、道具师、音响师、化妆师、剪辑者……就像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卫工人的起早贪黑,建筑工人的挥汗如雨,快递小哥的步履匆匆,也总是“背景”式的存在。可少了他们的哪一个,这个和谐美好的世界都难以正常运转。
尽管只能作为“背景”,尽管常常被熟视无睹,天空却从不为自己悲哀。因为它知道,即使再平凡,也有存在的价值。所以,平凡的我,平凡的你,平凡的我们,永远不要漠视自己的存在,永远不要看低自己的价值。
只是“背景”,又有何妨呢?
(指导老师:杨春丽)
干饭人
五(5)刘梓晨
“叮铃铃!”干饭铃声终于响起。
“觅食者”争先恐后地拿着“武器”朝目的地冲去,脚步猛猛的,速度快快的,大脑忙忙的。可是队伍长长的,于是乎一个个脖子伸得长长的,眼睛直勾勾的,那空气中氤氲着饭菜的香味,已迷醉了所有人。
终于我们上场了。瞧!这一群干饭人。
总有些狼吞虎咽的人。一个个如吃了兴奋剂一般,急急忙忙地拿出勺子,把“猎枪”插进“猎物”体内,狠狠地塞进嘴里;甚至有的人,直接二话不说,抓住“猎物”一口吞下。个个脸红脖子粗,还一边使劲地捶打自己的胸口,似乎在帮助消化。真应了那句古话“吃饭不积极,脑壳有问题。”
还有些细嚼慢咽的人。他们和狼吞虎咽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个慢条斯理地坐下,再慢慢吞吞地如蜗牛般的速度,摸出勺子,缓缓地插入米饭中,先吃一口饭,再吃一口菜,最后再喝一口汤。如丰子恺笔下的大白鹅一般,三眼一板地吃着饭。
更有些有些难以下咽的人。吃饭如同吃黄连,不肯动饭勺,也不愿下咽,宁愿砌个“堡垒”,建个“火车”,费个心思,搭个“火箭”,也绝不咽下一小粒米。直至老师过来,才艰难地视死如归般,慌不择路地吃下了一粒米,生无可恋地嚼着。等到大家都走了,才似抓住救命稻草般,迅速地把剩饭剩菜倒进饭桶。
最可怜的还是那些目瞪口呆的人。兴致勃勃地去吃饭,却猛然发现没带勺子。老师走过来,他一脸乞求地望着老师,如“神明”般的老师当时就伸出了温暖的大手,给了这位“乞讨者”一双筷子,他如获至宝。
……
最后,只剩下了厨师唰唰的洗碗声,和墙上那“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标语。
指导老师:张琼
“显眼包”
六(7)班 赵睿熙
我们班有个“显眼包”——李昊然。
他长得瘦瘦的,个子高高的,头发又黑又密,眼睛散发着求知的光芒。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脸上长了不少的痘痘。
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上课时总能见到他那条举得直直的手臂,听到他独立的见解。他好像一本英语词典,仿佛每一个单词的翻译他都熟记于心。不过他最擅长的还是数学,每次考试他都能考到满分或高分。如果有不会的题,你也可以去问他,他会细心地给你讲解。而在语文课上,他又变成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小天使!学新课时,他能立马将自己融入课文中体会人物内心,因此,他的发言总是让老师眼前一亮。
他是我们班的“百科全书”。当我们谈到书时,他的嘴可就停不住了,他看过很多很多书,我听过的、不知道的,他都看过。我所知道的,他每学期都给自己制定了读书计划,寒暑假每天都有阅读任务。四年级他就读完了四大名著;五年级下学期读完了厚厚的上下两部《史记》;六年级这学期读了好几本关于红色革命的小说,如《二战全史》、《红星照耀中国》、《红军长征》等等,最近在读鲁迅的作品。
正因为他喜欢看书,写起作文来也是信手拈来、妙笔生花,很多作文也成了我们的范文。他在学校举办的阅读竞赛中每年都获得特等奖,征文也多次获得县、市级奖。
除了学习和读书,他在体育方面也十分优秀。踢足球、打羽毛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等都是他的强项,尤其是羽毛球和篮球。眼看着一个羽毛球即将落地,但他总能化腐朽为奇迹!他快速上前一步,把羽毛球往上一顶,再一个大力拍,这,不就解决了吗?
打篮球时,他宛如“战神出场”,气势可以扫退千军万马!连贯地运球、丝滑地过人、精准地投球,这怕是现役的球星看到了,也要忍不住连连赞叹、拍案叫绝吧!
他虽然各方面都很优秀,可是他性格倔强。有一次,老师课堂上批评了他几句,他不服气,觉得受了委屈,就大声和老师顶嘴,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老师和他理论时,他“哄”地站起来,推开桌子,流着泪大声地哭诉道:“别人也有错,凭什么只说我呀!”等他事后冷静下来后,又主动向老师认错。
李昊然成绩好,体育运动方面也很强,再加上那帅气的脸庞和倔强的性格,使得我们全班同学和老师都对他刮目相看。李昊然真不愧为我们班的“显眼包”啊!
指导老师:黎群
你的蛋挞我来做
六(2)班 达文章
黄黄的,圆圆的,外酥里嫩,香甜可口......你猜到是什么了吗?对,就是大家都爱吃的糕点——蛋挞。做蛋挞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呢,我做的蛋挞可比蛋糕店做的更健康,更美味哟。
想知道我是怎样习得这门拿手好戏的吗?听我慢慢道来吧!
在我八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蛋挞,就像饿狼遇到肉一样,眼睛直冒绿光,硬是拉着爸爸的手不放,央求他给我买一个,可是他却没有同意。总说:“外面的东西既不卫生,又很贵。”所以,我便想了个好办法——学做蛋挞。那可不简单,第一次糊了,第二次淡了,第三次不知咋了,可就是不好吃......但每想到美味可口的蛋挞,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失败乃成功之母”,老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我多次的尝试,终于有一次,做出了香喷喷的蛋挞,练出了这“拿手好戏”。
一天周末,我邀请小辰和小阳来我们的小区打乒乓球,不大一会儿我们就打得个个满头大汗,只喘粗气,我便提议不如回家休息一下,做蛋挞给他们吃。一到家,我便洗了洗手,围上围裙,开始做蛋挞了,第一步:先冲一杯奶白而纯香的牛奶,倒入备好的碗里,闻着不断从碗里飘出的醇浓的奶香味,我不禁吸了吸鼻子,再加入冰激凌般洁白的炼乳,撒上白糖,“快点儿,我太饿了”,小辰催道。怎么能让客人等着急呢?我赶忙把剩下的几碗撒上亮晶晶的白糖,“沙沙沙”......第二步:先就着碗沿磕破鸡蛋,迷人的蛋挞液滑进了碗里,再用搅蛋器疯狂地搅拌,突然,一不小心蛋液溅到了我的脸上,他们看着我的“花猫脸”,笑得前仰后合。稀里哗啦,再将蛋挞液倒入蛋挞杯,一首美妙的“交响乐”结束了。最后,空气炸锅上场,我设定好时间、温度,按下开始键,剩下的就交给它啦,没过多久,小辰和小胡就循着香味围了过来。
“叮当”,熟啦!我端出了香气扑鼻的蛋挞,小阳先尝了一口,果然不出我的所料,他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呀,咸的!”小辰突然大叫道。我大吃一惊,马上尝了一口,原来——在他一番催促之下,我一着急竟误把盐当成糖撒了进去,太尴尬了。
看来,这拿手好戏绝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经过不断地努力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才能习得的,不然,就会像我那天一样“出丑”。
指导老师:李晓丹
种黄瓜
四(4)班 陈紫妍
童年是一本相册,记录着精彩的瞬间;童年是一支画笔,描绘出美妙的图画;童年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快乐的大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要数种黄瓜了。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到奶奶家去玩。奶奶的屋前有一个大大的菜园,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为了体验劳动的快乐,爸爸妈妈决定带着我种黄瓜,奶奶是总指挥。说干就干,奶奶指挥爸爸挑来两桶水,并用小锄头在地里挖出一排排小坑,妈妈则把黄瓜苗依次放入小坑里。我帮妈妈放苗,一边放,一边认真观察。不一会儿,我就看明白了,立马拿起一把小锄头,跃跃欲试。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株黄瓜苗,生怕一不小心折断了,走路都不敢大步走,像蜗牛一样慢慢挪到小土坑旁,轻轻地扶着它放进去。接着我就用右手抓起一把小碎土,盖在黄瓜根的旁边。一把、两把、三把……直到黄瓜根完全被遮住,并学着妈妈的样子用手把土压紧压结实些,妈妈说这样黄瓜苗不容易倒。不一会儿,十二棵黄瓜苗全都种好啦!我提来小桶,用小瓢挨个给它们浇水,此时的黄瓜苗站得直直的,活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战士。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会来到菜园里,给黄瓜浇水、除草、施肥。黄瓜苗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出了嫩嫩的细丝,并顺势爬上了奶奶提前搭好的瓜架,枝茎上开了许多黄色的小花。黄色小花的尾巴上结出了绿绿的小黄瓜,它们翠绿翠绿的,歪歪扭扭的样子就像一个个小麻花。看着它们一天天的变化,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骄傲。有时候,我还会和它们说说话,告诉它们要努力生长,快快长大。终于有一天,有一根黄瓜长到了牙刷那么长,我把它摘下来,用手搓掉它身上的细毛,一口咬下去,又脆又甜,清爽可口,味道好极了!
虽然种黄瓜只是我童年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一段弥足珍贵的成长历程。它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不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更加领悟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意义。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收获到美好的果实。
指导老师:喻方敏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即将结束,我们将迎来愉快的寒假,为丰富和活跃同学们的寒假生活,希望文学社特向4—6年级同学开展“节日里的传统文化”主题征文活动,留心感受节日里的传统文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得,记录下来(配上图片或视频更佳哦!)。新学期我们将评选优秀作文并制成电子期刊和大家分享,期待同学们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