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缘起
最近,总听见孩子们在讨论自己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刚好赶上角色区材料的调整,于是,老师决定开设角色游戏——医院。“爱心医院”班本课程油然而生,老师带着孩子们开设了一个小小的“医院”孩子们去"医院”体检、看病认识了医生和护士,也学习到了看病的流程......
二、探索过程
活动一:“医院”开设的筹备
最近,总听见孩子们在讨论自己去医院病的经历,刚好赶上角色区材料的调整,于是老师决定开家医院。
老师:你们去过医院吗?
灵韵:去过,到妇幼保健医院体检的时候去的。
林晔:我也去过,看牙齿。
芷涵:我感冒了。去医院打针了。
老师:医院里都有谁?
娅昕:医生和护士。
老师:那你们知道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是怎样的吗?
若宁:医生是给病人看病的。
友俊:护士是给病人打针的。
耀仪:医生用那个听的东西听心跳,
子昊:护士量体温。
林晔:护士开药,可苦了。
为了使医院游戏的材料更完善,老师引导孩子询问保健医生开设医院需要哪些材料。第二天老师给孩子们介绍将要投放在医院角的材料服装、医疗器材如何使用等问题。
图1幼儿收集药品盒
图2幼儿找保健医生咨询
图3医院器材收纳柜
图4医院药品收纳柜
分析:
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医院”这个角色游戏,孩子感到既兴奋又懵懂,平时只能去医院才能接触到的器材和人物,今天竟然在幼儿园可以扮演了,大部分孩子对于医生这个角色的认知还是比较欠缺的,教师要丰富幼儿的认知和水平,把医生有关的视频或者让经常去医院的幼儿说一说医生的特点;相反女生对于护士的认知远远大过医生,教师需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方便幼儿开展之后的活动。
活动二:医院游戏开始
看病流程不清晰。
老师将材料投放后,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对医生和护士的角色认识较为明确,但只是喜欢服装的扮演。老师决定给与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角色。
林晔抱着自己的宝宝来到医院,直接走到医生的面前。
林晔:我的宝宝发烧了。
梓恒:好的,我来给他量量体温。
医生直接操作,而旁边的护士只是旁观,并没有做任何事情。
林晔:看好了吗?我的宝宝怎么样了?
梓恒:没事了,我给你开了药就可以回去了。
这时护士完全没有反应。幼儿带着孩子直接离开了医院,没有拿药。
图1医生就诊护士没有帮忙
图2病人看病出现插队情况
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发现孩子们对看病的流程缺乏一定的了解。本周的医院环境出现了一些调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找护士挂号再找对应的医生进行治疗。教师也查询相关资料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分享,并且制作相关道具加以支持。幼儿再次进行游戏,越发感兴趣了。
图1医生就诊护士在旁协助
图2病人通过排队取号看病
图3病人排队取药
图4幼儿讨论看病流程图
分析:
正确的看病流程:咨询、挂号——看医生——缴费——取药。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区角,但由于生活经验的有限,在游戏时对角色的理解还很肤浅,有时还会出现问题。经过几次游戏之后,一部分孩子能够有意识地根据流程看病,但仍然有一些孩子不能遵守看病的流程。教师采用角色介入或者从旁提醒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熟悉看病的步骤。一段时间过后,孩子们已经能够完全遵守整个看病的流程了。
活动三:“医院”开放中的合作
爱心医院开设一段时间后,来医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少,老师发现医生和护士有时坐在医院无所事事。
灵韵:昕昕,我们这里一个病人都没有,我们还怎么看病呢?
昕昕:我也不懂该怎么办?我记得我去医院的时候医院都很多人。
思瑾:我爷爷上次不舒服的时候,我家隔壁叔叔是医生,他很快就过来我们家帮我爷爷检查了。
灵韵:真方便呀,要不然我们去给边上的小朋友体检吧!
老师:这是一个好办法,既然没有病人来,那我们医生可以走出去为大家服务,帮助大家免费体检也不错。
昕昕:东西带好了,快走吧!
在老师的建议下,孩子们带着便于携带的医药箱去给大家检查身体了。
(孩子带着医药箱到 “病人”家给“病人”看病)
图1医生去病人家里帮助打针
图2医生免费检查牙齿
图3医生免费检查视力
图4医生免费测量血压
分析:
幼儿对于医院游戏是充满兴趣的,特别对于医生这个角色充满向往。医生在看病时,会拿起听诊器给娃娃看病,说明幼儿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只是需要不断的丰富幼儿的经验。护士打针时,观察到护士给娃娃绑止血带先消毒、在用针管打针这方面的经验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做事的专注力很认真,负责。这一次的“走出去”大家很喜欢这个结果,听到孩子们谈论:“我家楼下也有可以免费测量身高和体重的身高仪式呢”,“我长大了要当一个医生,专门免费帮别人看病!”,孩子的一言一语中都透露着对“医生”这个神圣又美好的职业憧憬。只是在游戏时量血压的刻度掌握的不是很熟悉,说出的数字不专业,道具上的刻度应该让孩子自己设计一个能看懂的符号。
活动四:“医院”与“娃娃家”
经过前几次的“走出去”帮助了很多人,现在旁边中1班的娃娃家幼儿会邀请医生去吃午餐。一开始,医生和护士全部都跑去“娃娃家”吃饭了,结果导致没有人给医院看病了。灵韵说:“哎呀。你们怎么回事啊,都跑过去吃饭”,此时教师可适时介入,充当值班人员,让幼儿知道医院需要有人在岗,在经过几个孩子商量之后,他们决定轮流去吃饭。
午餐时间到了,医生和护士轮流去娃娃家吃午餐。
图1幼儿在商量应该怎么去吃饭
图2剪刀石头布输的人留下值班
图3剪刀石头布赢的医生先去吃饭
图4“娃娃家”幼儿来医院看病
分析:
“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随着角爱心医院的深入开展,老师发现不同的角色区之间出现了自发合作的现象。幼儿把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放在游戏中体现出来,医生不仅能看病也需要吃饭和娱乐,幼儿游戏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幼儿擅长模仿,甚至有时候并不能区分完全的好与坏,这时教师就是幼儿最大的引导者,支持者、组织者当游戏情节处于困惑时,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如:之前先前在讲评中出现的:“我害怕打针,没有病人了怎么办?”等语言,不仅会使游戏的情景得以丰富,而且还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平等,也可以让幼儿想到更多与医院有关的情境。
现在医生和护士在医院不忙之时会定期到其他地方给孩子体检,以确保每个人都健健康康,餐厅也开始想着各种办法吸引更多的客人,甚至在医生忙的时候,还会将食物送到医院;医院的材料道具还在源源不断的更新。
三、活动后记
本次的“爱心医院”由孩子们的无意的谈话中衍生成幼儿最喜欢的角色游戏,就是一个顺应幼儿的兴趣,发挥幼儿自主意愿的游戏,在与幼儿游戏观察与互动中,将幼儿游戏课程化,使得游戏更加深入,幼儿在游戏中从医院开设的筹开办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调整、开放中与别的区域合作等,整个过程幼儿不仅有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讨论、自主创设、还有集体交流、调查设计、经验分享、有经验再现,也有问题解决。游戏
四、反思与感悟
(一)幼儿的发展价值:
生活即教育,孩子们总会在生活中学会很多东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方式,蒙台梭利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生活为教育提供素材,而教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事物需要教育进一步将其提炼 ,同时结合孩子们学习特点与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方式引导他们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二)教师的支持行为:
幼儿自主游戏中能够根据自己想法来选择游戏材料,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在游戏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因此教师应该在幼儿自主游戏中适时提供有效的支持策略促进幼儿成长。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创设丰富的环境,观察孩子们的活动,选择适宜的方式引导,给予多次机会探索,促进孩子们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