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堡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绘本阅读兴趣班学期回顾

Vega
创建于2024-01-06
阅读 162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研究表明,低龄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具有循序渐进的规律,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尤其应注重捕捉信息的环境与资源形态。而绘本阅读恰好满足了该特点,对低龄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作为艺术与语言元素的融合载体,不仅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图片,还有优美的语言和有趣的互动形式。这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其体会精辟的字词,获得更多素材的积累,从而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绘本阅读是一个综合性过程,不仅需要儿童理解图画的内容,还需要借助一定的语言来理解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正好增强了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

        基于以上观点,我校今年在一年级展开绘本阅读兴趣班教学。立足儿童视角,以儿童为本,力求通过有效的推介和指导,使孩子的阅读有延展、有推进、有提升,真正从“阅读”走向“悦读”!

  阅读了《仓颉造字》这本绘本后,我们的学生明显对汉字的起源以及演变有了更加深厚的认识与关注。他们初步了解到了汉字起源的故事,也意识到了汉字在我们的生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互动环节过程中,他们能够根据汉字的的形状和含义,自主尝试绘制汉字联想画,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深刻感受到了汉字中蕴含的智慧。

  《我的朋友在哪里?》的主题是“找朋友”,它是一本适合全年龄段孩子阅读的童书,这本书契合学生的观察能力。故事从兔子和松鼠两个视角进行讲述,每个画面都有明暗两条信息,丰富的细节既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学生阅读完该故事后,能够代入角色,体会角色寻找新朋友的愿望和心情,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小房子变大房子》讲述了主人公老婆婆总是抱怨自己的房子太小,然后找聪明老先生帮忙。虽然聪明老先生的主意很稀奇但还是照做了。最后她也在照做的过程中感悟到了知足常乐的道理。这个故事的插画都是用一个个小图来呈现,这样在体现空间的局限感和压迫感的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图画观察和图画解码能力,让他们理解“大”和“小”的相对关系、懂得知足常乐的智慧。

  在学习阅读《弄丢影子的男孩》时,我们的小朋友明白了对待身边小伙伴是不能发脾气的,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也通过故事中阿飞的经历体会到了影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影子可以制造阴影遮挡太阳,可以玩手影游戏,是皮影戏的重要部分,也是神秘传说的创作来源。在这节课中小朋友还都动手参与了有趣的“手影游戏”,切身体会了影子的奇妙。

  小朋友们在《小老鼠分果果》的阅读里跟着小老鼠体会到了搬运大苹果的辛苦与不容易,感受到了有好朋友相助的快乐与轻松,最终也跟着小老鼠体会到了与朋友分享大苹果的喜悦。

  书籍是智者真知灼见的积累,也是传递知识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书本,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人生,结识不一样的“伙伴”,也从他们身上得到属于自己的感悟。通过本学期珍贵的阅读体验课,我们的小朋友一定也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感悟,让自己无形中得到了书卷的熏陶。兴趣课在他们未来的阅读积累里微不足道,但愿我们的小朋友能主动去翻开更多的书籍,领略书本里形形色色的世界与文化,丰富自己的视野,积累自己的知识底蕴。

图文编辑:郑燕妹 郑映玲

审        稿:许诺涵

阅读 162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