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象形字》
马龙区启龙幼儿园大一班

秀 念
创建于2024-01-06
阅读 7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国象形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古代祖先记载事物最原始的方式,是一种传承,也是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文字形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激发大班幼儿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文字符号的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文字的意义和用途。在晨间阅读和区域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产生的很多疑问。因此,我们追随幼儿的兴趣,一个关于“象形字”的话题也在我们班级拉开了帷幕。

壹、趣识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一种既像字又像画的符号。因此,我们通过集中教育活动的形式带孩子们简单了解了什么是象形文字。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对象形文字浓厚兴趣。

为了弄清楚孩子们的一个个疑问,我们带幼儿进一步探秘象形字的活动。

贰、趣“探”象形字

1.仓颉造字

通过语言活动《仓颉造字》的故事,我们知道了象形文字就是一种表示事物特征的符号,仓颉创造了象形文字,方便了古人的生活,帮助古人记录事件、传播知识。

为提升幼儿对象形文字的兴趣,我们带领孩子们看了动画片《三十六个字》,并将绘本故事投放进区角,让孩子们自主翻阅,孩子们发现原来我们中国字也可以这么可爱、有趣。

08:48

孩子们在自己翻阅《三十六个字》绘本故事。

2.自创象形文字

经过了解,孩子们对象形文字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开始对象形字越来越熟悉。一次晨间活动,在与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象形文字就是记录现实事物的符号,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利用孩子的认知进行象形文字的创造呢?于是,我们带小朋友们开展了自创象形文字的活动。

象形文字分享活动

01:44

3.象形文字故事展

孩子们根据我们这段时间对象形文字的探索,创造了很多属于自己的象形文字,在分享时,有部分小朋友创造的象形文字也有了一定的故事性,孩子们看到后都想要试一试,我们便组织了一节《畅享象形文字故事》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大胆创造,自由想象,大胆表达自己所画的内容。

在晴朗的一天,有三个小动物正在玩耍,小鱼在水里轻轻游动,小河旁边还有一些小花和小草,草丛旁边的山上还长着一朵小花,天上的云彩很大。

有一头大象在跟小鸟玩,大象把小鸟吹走了,前面还有田地和树,天上有一个太阳,后面还跟来了一只大老虎。

一个很热的天气,小人正在散步,太阳把陆地晒起火,小人赶紧打水把火灭了。

羊掉水里了,一只小羊看见了,大羊和小羊都掉进去了。

一群小人在爬,还有小乌龟和它的妈妈,还有一只羊在爬山,还有一个人在扯花,还有树,还有一个锤子从天上掉下来了。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小牛来田地里面走,散步。山上有一朵漂亮的七彩花,山旁边有两个大石头,小人在射箭,还有绿色的小草,还有房子和大门。

在晴朗的一天,小人出来开车要去玩,突然发现大山,他去捡蘑菇,见了很多蘑菇。

4.皮影故事

皮影戏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我们想到可以将孩子们自创的象形文字制作成皮影,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讲述自己的象形文字皮影戏,将自己的故事通过皮影戏的形式讲给小朋友们听。于是,我们请家长带小朋友们制作简易皮影带到幼儿园,然后请小朋友进行故事创编。

01:19
03:33

5.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它是由象形文字慢慢演变而来的,中国最早成体系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但是甲骨文并不是最早的文字。

在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后,再结合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我们将材料精简,留下甲骨文、金文和汉字的材料投放进区角,供孩子们进行识字游戏。

6.趣玩象形文字——甲骨文

经过对象形文字的探索,孩子们对象形文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甲骨文是象形文字中发展比较成熟的文字,它们是古人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记录事物的,为了让孩子们对甲骨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们和小朋友们再次开展了美术活动——制作甲骨文。

我们眼中的甲骨文。

7.辩论赛:象形文字好还是不好

03:59

叁、趣玩中国字

游戏一:识字棋

00:23

游戏二:纸牌识字

00:43
00:27

游戏三:象形文字学古诗

00:09

课程收获

幼儿的收获

本次活动我们以幼儿的兴趣点为出发点,根据其思维特点,从初识象形字、创造象形字、象形字的故事出发,进而认识象形字、探索象形字,最后从象形字延伸到汉字,引导他们大胆想象、自主探究。

一、多种感官的调动

在有意义、有功能性的情境中来学习,通过游戏的方式感受文字,将文字与运用结合起来,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同时,在涂涂画画的过程及也为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前书写经验。    

 二、提高了对汉字的认识

幼儿在活动中会有意识地关注生活中的各种文字,知道文字在传递信息,初步形成“图画——口语——文字”三者之间的联系。能根据象形字等表意性强的汉字在形式上的特点,猜测这些汉字的意义,为幼儿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老师的感悟

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能够逐渐准确捕捉幼儿的兴趣,给他们创造探索、学习的空间,重视他们专注力、探索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良好品质的培养。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从而认识更多中国文字,了解了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了对文字符号的兴趣,感受中国文字的源远流长,萌发了民族自豪感。课程就在幼儿的生活中,就在幼儿的行动里,就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它们能给幼儿带来乐趣,带来挑战,带来想象,带来专注,带来快乐,带来经验。教师既是课程故事的亲历者,体验着课程实施的生动过程,也是思考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和价值的研究者。

阅读 7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