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念 母 亲

执着
创建于01-06
阅读 2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的母亲于1960年农历2月14日出生在张掖市沙井镇上游村二社的一个平凡农民家庭,当时正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候中、苏交恶,全国人民都在忍饥挨饿的过日子。外公、外婆子女众多,一共生育了六个子女,大舅张宝德、二姨张玉英、三姨张秋香、四姨张爱香、母亲张玉萍排行老五,小舅张贤德排行老六。那时虽然生活艰苦,但一家人相亲相爱、团结和睦、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共同成长其乐融融。

    据三姨和小舅回忆,兄弟姐妹当中,唯有母亲最聪明伶俐、心灵手巧,而且心性刚强、手脚麻利。母亲爱好很多,很喜爱干净,衣服虽然破旧了,总是洗得干干净净才穿在身上,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完美,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别人前面她才满意,是个各方面都要强的人。三姨还说,五妹最喜欢做饭,做的一手好饭,母亲做的饭菜非常好吃、远近闻名,她做饭的手艺都是她自己在做饭过程中慢慢琢磨出来的。

    在娘家的时候,街坊邻居谁家请客、过事,都请母亲去帮忙,母亲总是义不容辞。街坊邻居都说母亲勤俭、热情、厚道,谁家红白事都请母亲操持,谁家有需要帮忙的大事小事,母亲都是能帮多少尽力帮多少。小舅还说母亲小时候针线活也非常好,虽然没有拜过裁缝师傅,学过裁缝手艺,但是她做的衣服针脚细密,非常漂亮;她做的鞋子非常舒适、耐穿,每次她都把破旧的实在不能再穿的衣服,用面糊粘起来做出鞋底,然后用我们自己种的麻杆取麻皮搓成麻线,细密的纳成鞋底,给兄弟姐妹作鞋(特别是做鞋都不需要量兄弟姐妹们的脚,看一眼就会做的很合适)、缝衣服,真是心灵手巧!

     母亲1979年嫁给父亲魏鑫进入我们家,父亲也是贫农出生,家境一穷二白。母亲一进家门,知道爷爷早逝,奶奶年迈,父亲忠厚老实,就主动一手当家,把奶奶养老送终,把一个叔叔,三个姑姑和我及妹妹扶养长大,给叔叔娶上了媳妇,照顾三个姑姑顺利出嫁,邻里都说母亲长嫂如母。母亲嫁入我们家,第二年(1980年)生育了我,83年生育了我妹妹魏晓娟,母亲虽然没有文化,只在当时的“扫盲班”上过几天学,但是母亲能认识好多字,经常教育我们“没有文化就是睁眼瞎,不读书什么都干不好,你们兄妹俩将来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有文化的聪明人!”母亲坚持让我们都上学,让我顺利读完了高中、妹妹读完了初中。大姑后来对我们说:“你妈妈真是一个好人!想想那时候,大嫂刚进我们家门,你魏海叔叔才6岁,我才16岁,你二姑才12岁,三姑才8岁,由于父亲早逝,大嫂当家(无钱的家不好当)要养活婆婆、你小叔、我们三个小姑,后来又添了你们兄妹,想想你妈操持这个大家庭有多么不容易!”大姑还说,大嫂人真好,我们都出嫁了,还是会经常帮我们做鞋、做衣服,想起这些我们无不对大嫂充满敬佩、感激!

    爸爸说自己是个没有本事的人(但我知道父亲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但他娶了个好媳妇,贤惠能干会疼人。特别是在父亲当村文书和主任期间,许多村领导和乡镇领导都来我家尝我妈做的饭。大包干以前大集体没有人挣公分,粮食不够吃,我家一直是超支户,后来一直持续到1982年大包干后,家里虽然分了八亩多承包地,但又过了两年才还清生产队的债。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母亲要干家里的农活,还要养猪、喂鸡、做饭、缝补衣服… …反正家里的事她一件都没有落下。大包干后父亲也不太会种田,多亏了大姑父总是帮助我们,这一点母亲也一直放在心上,她总是首先记住别人的好,这一点我们兄妹一直在向妈妈学习!

    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我们兄妹相继长大,并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结婚成家,并且我和妹妹同在2004年添了一个儿子,母亲妈看到同时添了家孙和外孙,高兴的合不拢嘴!我儿子魏煜煜的名字就是母亲亲自给起的。孩子一岁多后母亲鼓励我外出闯荡打工,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家务,除了自己家的承包地,还盖了猪圈养猪羊,建大棚种各种蔬菜,承包了别人家的地来种,蔬菜成熟了就亲自采摘赶着毛驴车去卖!后来,我们逐渐在新疆站稳了脚跟,母亲总是有空就不远千里来疆看望我们全家。

    就在这种常年操劳的的情况下,母亲积劳成疾不幸患上了肺炎,老是咳嗽,而且还落下了“老寒腿”的病根。2018年9月份到兰州检查确定病情是“慢阻塞性肺炎”(这个病医生说还有一定遗传因素),一直反复发作,医生说这个病虽然不是一下子要人的命的病,但是会反复发作,很是折磨人。这时候我才后悔,自己只为了事业打拼,没有及时的照顾母亲!

    2019年8月26日,我又添了一个女儿,父亲说母亲听到消息,好像病都好了一半,连夜赶往新疆,伺候我媳妇坐月子,尽管她当时“老寒腿”又犯了,走路都不利索,但是母亲依然忍着病痛照顾媳妇和孩子!本以为母亲儿女双全,子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之际,能使母亲的病情减缓,谁知道三年疫情爆发,导致母亲肺部疾病加重。2022年春节过后,我们想请母亲到新疆共同生活,但是母亲故土难离,同时不想给我们添麻烦。2023年回家过年,我们通过反复做工作,要求接母亲到新疆生活。

此后,因为母亲离不开吸氧治疗仪,不能坐火车,坐飞机,我开车带着母亲和父亲妹妹四处求医,踏上了漫漫求医路,当时我就想,不管花多少钱,走多少路,也要治好母亲!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后来奔波两个多月,先去了兰州看不行,又转院目前国内呼吸科最权威的“中日友好医院”,在这期间母亲坚持和病魔做斗争,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对生命的渴望!她眼中求生的愿望和羡慕正常人的目光,深深地刺痛了我们全家人的心!每次做检查的时候,她都要问你哥到哪里去了?这使我心里很清楚,我就是母亲心中最大的精神支柱和希望!

阅读 2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