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研究课

西柚
创建于2024-01-05
阅读 2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初中部语文组教师开展了小课题“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学科构建任务群的教学设计研究”。在实施小课题的过程中,语文组教师们深入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语文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并积极实践。2023年12月11日陈晓丹老师授课《孟子》三章。

陈老师将本课设置为《孟子》三章的一次联读小结课。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①梳理文章内容,积累文言词汇②品析语言,理解孟子及其文“雄辩”的风格③反复诵读,感受孟子大丈夫的形象。基于此,陈老师设置本课的学习任务为:任务一:文言现象,忆旧知。任务二:雄辩之术,悟正气。任务三:学以致用,润正气。

课前陈老师布置学生梳理了《孟子》三章的思维导图,陈老师从作业导入,通过比较思维导图小结文言文阅读方法。

任务一:陈老师设置小组积分赛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出题,检测学生对文言现象的掌握情况。

任务二:雄辩之术,悟正气。陈老师让学生梳理文章,找出哪些句子体现了孟子的雄辩之术,造成了怎样不同的语言风格。在学生找的过程中陈老师适时补充资料,加深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任务三:学以致用,借助资料感受孟子大丈夫的形象,赞美孟子的浩然正气。陈老师让学生用课文的排比或者对举的句子来赞美孟子的大丈夫形象。

最后,联系现实,让学生举出像孟子一样具有浩然正气的名言和事迹做总结。

语文组老师听课

课后老师们进行了评课,给陈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陈老师的这堂联读课最大的亮点是通过小组积分赛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出题检测文言现象的掌握情况,遗憾的是作为竞赛,过程缺乏竞赛的紧张感,游戏的设计欠缺连续性,或许提前设计题型、采用知识卡片或再细分小组出题,效果会更好,也更能囊括每一类文言现象和知识点。最后,在引导学生方面,还需要放开学生,大胆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虽然课堂环节需要优化的地方还要很多,但本次研究课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上有一定的成效,后续还需多尝试,不断突破。

阅读 2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