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论点:细节具体生动形象
分论点一:主题鲜明,使演讲内容生动形象
分论点二:语言风趣,使演讲内容生动形象
分论点三:态势活现,使演讲内容生动形象
细节具体生动形象
一刘媛媛的《不作不会活》演讲推荐
演讲是试图让听众相信演讲者自己的见解的公众讲话。12月8日,我在刘老师的带领下看了刘媛媛的演讲《不作不会活》,我深受感动和启发,所以想将这篇演讲稿推荐给大家。我推荐的理由是:细节具体、生动形象,这点让我十分信服。下面我打算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这一中心论点:一、主题鲜明,使演讲内容生动形象;三.话言风趣,使演讲内容生动形象:三、态势活现,使演讲内容生动形象。第三点我不打算展开讲,我重点展开说说第一点和第二点。
一、主题鲜明,使演讲内容生动形象。我所理解的主题鲜明是,演讲主题突出且明确,使读者、听众一目了然地了解演讲者者的意图,引发双方的共鸣。在刘媛媛的演讲《不作不会活》中,它的主题鲜明是一大亮点。吸到了无数观众的注意、更是与"no zuo no die "这句流行话形成鲜明对比。在开场时的第一句话“no zuo no die 大家帮听过吗?”设问开场语言,让人思考其中,切合演讲主题,“no zuo no die no life”。语言的魅力再次展现,吸引听众的好奇心理。他还讲述了两个事例,一个是他自己来参加超级演说家的“作”法;另一个是林义杰的“作”死之路。进一步阐述了主题——不作不会活。想活的精彩,,就要在有冲劲的时候疯一疯。一场演讲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全篇围绕主题“不作不会活”让人沉浸在这场精彩动人的演讲中。
二、语言风趣,使演讲内容生动形象。我所理解的语言风趣是,语言、文章幽默恢谐的趣味,语言感染力强,能引发双方情感共鸣。刘媛媛在演讲中她说到,从小到大我们的人生都被划上了格子,左边的线是要学业有成,右边的线是有个安稳的工作,上面的线是在三十岁之前要结婚,下面的线是结了婚要生孩子。被人认为在格子里面才是安全的,一旦想跳出这个格子就被别人说成“作”。我们的人生就像一个方格子,每个人都被禁锢在其中,被人们的语言牢笼所束缚。而“一个没有把百酒尝遍的人,他是不大懂得清水之味的,他从不曾拥有一个真正丰富的人生。”演讲者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流露在语言中,让人们可以去大胆突破格子、去挑战,极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演讲变得更有吸引力。用真实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也激发了人们敢于去尝百酒的情绪和行动。
综上所述,刘媛媛的演讲让我收获颇多。我明白了演讲可以从语言、情感共鸣等方面下手,用真实故事,引发人们的共鸣,让人们有敢于去尝百酒、去挑战,冲破束缚的行动和决心,人不应该被牢牢束缚在格子中,大胆地去“作”,去成为真正的自己。
考核二:《我用残损的手掌》
排练过程:
11月12日下午,开始初步的分词,找到适合各自的词后进行全文训练;
11月14日上午,根据之前的分词,进行第一次诗歌排练,分析全文、进行初步调整,在排练时,双方发生冲突,认为诗歌朗诵中很多地方不适合合读,情感表达需强烈或减弱,分析中断;
11月15日下午,开始创编诗歌朗诵中的身姿语和目光语,从进场站位到鞠躬结束,每一句话所需要展示的态势语、以及诗歌朗诵哪一环节需要双方的情感、眼神的交流,相互配合,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排练,初见雏形;
11月16日晚上,通过百度、抖音、小红书找到朗诵配乐和优秀的朗诵范例,熟悉各个环节的动作,进行分析微调,用手机录制朗诵的效果,寻找优缺点,并加以调整,观看范例视频加以优化自身;
11月17日上午,两个人合作完整的练习多次,通过别的同学的观看指导和分析,进行反思和总结,调整部分身姿语,增强情感表达的反差感、减少部分合诵,最后按七大要素对诗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微调。
临场反应:
临场发挥的时候,面对众人的目光汇聚不免有些紧张,出现了很多缺点和不足,看了自己现场朗诵的视频之后,挑出了一些我们不足的地方:
1.“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艺的芬芳”这个部分画面感不够强烈,语气没有突出画面中的喜悦之感,略显生硬;
2.“现在没有蓬蒿”一字一顿的时间要久一些,与“当年”形成一种今昔的对比感,读出遗憾、愤怒之情,给人有回忆感画面感,形成戏剧态;
3.“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无形的手掌”应该读的快而激动,此处的情绪应与前面有强烈的对比感,现场的表现没有彩排时发挥的那么好;
4.“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语气不够坚定,语气还可以更强有力一些,应当读出远眺希望的感觉,我们读的有些平淡;
5.“温暖”、“坚固”没有读出刚柔对比;“温暖”还可以再柔一些,形成对比;
6.“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语速过快,轻抚 应读出对祖国的依恋感;
7.“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拖读的时间应该再长一些,形成拖读长读,酝酿情感,读出对解放区的向往、力量感、蓬勃向上;
8.“那里”应该语气激昂,我们没有读出希望感又略带悲愤,对光明的向往;
9.“永恒的中国”情绪达到顶峰,应该读的更激动一些,还可以适当的加一些语调的变化,增加环节、身姿语的设计。
优点和创新点:
通过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如小红书、百度、抖音等等,对诗歌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他人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发现以下一些优创点:
1.“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读出了一种生机感,想象中的家乡的美好,表情语气相结合,面带笑意,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赞美;“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表现出心寒、悲愤;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这里采用两个人一人一句,用目光语交流,更能体现出诗歌中的悲愤情感、表现出作者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的情感,情感更能够带入,凸显情绪的反差、联想画面感;
3.从“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开始齐读,语气更强烈、坚定,更能够体现出作者对“永恒的中国”这块土地的赞美,用十分激动的语调掀起了作者痛惜、憎恨、热爱和向往的感情波涛。
努力方向:
临场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情绪表达的不够到位,很多地方不是很带入情感,没有发挥的很好,上台的时间过少,以至于台风、表情语、手势语都表现的不是很好,多看看班上其他同学的上台朗诵,多听专业朗诵的视频,向他们学习;对作品也需要深入分析,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站在诗人的角度理解诗人的作品,更能带入自身的情感,此外,我们也需要多练多朗诵,多上台、多练习、摆脱上台的束缚感、尴尬感,争取下一次表现更好。
缺憾:
针对这次临场表现,有很多地方不是很满意,在舞台上留下了一些缺憾:
最大的遗憾就是情绪表达不是很到位,许多地方没有交流态,在朗诵过程中缺乏对象感。“那里,永恒的中国”情绪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整首诗歌听起来没有一种情绪上的对比感、反差感;
2.因为上台有些紧张没有排练的时候状态好,该合诵的地方不是特别的齐,目光语、身姿语都有些不自然,缺少与观众的眼神互动。“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没有读出那种刚柔并济,临场反应还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