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广思 研以致远
——我与“我们”的2023
雪落寒窗,梅筛新月。时光匆匆,转眼一学期的学习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回顾所走过的足迹,我深深地感受到,更新理念,广泛学习,积极实施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一直在路上。
时光轴一:2023年7月
7月28日—29日,我参加了市教科研中心在宁城八里罕中学组织的“基于新课标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教研活动。活动旨在探索大概念统领下的大单元教学,以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助力中学教师实践探索初高之间课程的衔接,实现初中、高中学生贯通式一体化培养。本次培训邀请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语文学科领军人物、自治区教学研究室中小学语文教研员任建欣老师,为全体与会教师做题为《新课标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的讲座。讲座中,任老师分别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价值”“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施”“整本书阅读的评价策略”三个维度,为全体与会教师正本清源,启心明智。
任老师一席话更加引发了我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视。我们一线老师深切地体会到,现在推行“课外阅读课程化”,少刷题,读整本书,十分必要,这是改革的亮点,大量刷题有悖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语文应该是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完成对精神和心灵的极致追求。语文老师把课外阅读“课程化”,加以悉心地设计和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教给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学生就会爱上课外阅读,进而在阅读中培养气质、净化心灵,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人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定会合理安排时间,尽可能地让孩子们更多地沉浸在阅读中。《新课标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对语文老师自身阅读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我会与学生一同阅读,一同进步。
任老师以《乡土中国》整体的逻辑框架为例,强调了整体阅读的序列化和阅读思维的系统化。学习之后,2023学年的上学期,我将每周的周三定为阅读课,用了19天的时间完成对《乡土中国》的阅读指导、阅读整本书、阅读评价考核。践行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们对这本书不太感兴趣,完全是凭着意志力进行下去的。期间,作为老师,我陪着学生们一起阅读,有疑惑我们互相交流,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及时答疑解惑,我们细细品味着作家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渐入佳境。
7月28日下午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版块。本版块针对“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等一系列困扰一线教师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地解答,并结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沁园春·长沙》《哦,香雪》等课例,讲解了如何进行单元统整下的单篇精讲。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百合花》为例,讲解了如何进行篇群联读,怎样注重单元整合,围绕大情境、大问题、大任务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本次讲座因为有具体案例分析,所以我能有很直观的感受,切实地领会到了大单元的设计思路。我感悟到,大单元教学摒弃了“零敲散打”式的单篇教学,留出充分的时间来让孩子们阅读,这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提升,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所以,作为一线教师,我要努力做教学的探索者,在深化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化解传统单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步走向大单元教学,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本次教研活动接近尾声时,赤峰市语文教研员饶晓茹老师做了《用好用对新教材,顺利对接新高考》的专题讲座。饶老师从教材编写体例、用好助学系统和实现教考衔接三个方面给老师们做了具体的解读与指导,帮助大家厘清了“学分”“学习任务群”“情境”“结构化”和“教学评一致性”等重要概念,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大家指明了大单元教学、群文教学和大单元背景下的单篇教学的方向,规划了实施路径,又结合近四年的高考真题引领大家明确了教材与课标、教学与考试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饶老师深情讲授,考虑到我们一线老师们尚不能完全领会大单元教学理念,化繁为简,展现了本真教育的朴实与高效,冰心一片,让我轻松地接受理念。我牢牢地记住了饶老师的指导——关注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群以及借助课标和教师用书深耕文本。
宁城一行,收获满满,就在高三接近尾声时,我们组内老师们探讨如何迎接下一轮的大单元教学的挑战并为此一筹莫展时,市教科研中心在暑期为老师们开展专题培训,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一线老师反复研读课标、明确核心任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设定学习任务、制定评价方案,逐步构建单元整体设计模型,研向深处,拨云见日。
行而不辍,履践至远,2023年8月7日到8日,我参加了市教科研中心邀请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学科专家来我市开展的“普通高中国家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我更加切实地理解了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利用新教材方面我觉得自己能有针对性地运用,授课时我也积极践行大单元教学,努力创设好情境,精心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又与作品相契合的学习情境,我感觉学生在这样真实可感的情境中学习,会比较容易产生兴趣,获得情感体验,能很快沉浸到作品中,为我实施启发式教学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另外设置好任务,仔细推敲每个任务下的具体的活动。学习任务群教学以学习任务来整合单元教学,突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固定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建构语文核心素养。参与教研活动助力我的课堂流程得以顺利进行。
2023年8月22日我参加了区教育局、教研中心组织的全区2023年学业质量监测质量分析会。会议由新城红旗中学宋金环老师主持。
赤峰新城红旗中学刘明宇等五位老师做了详尽的试卷质量分析,分别从分析数据、剖析学情、解析措施等方面做了交流,质量分析开拓了我的备考思路。我及时将新的信息传达给学生,明确方向目标,调整策略方法。区教研中心带领老师们群力群策,助力教学备考更上一层楼。有这样的团队的引领必能打造高效低耗的课堂,踏实前进。
时光轴三:2023年9月
2023年9月16日,我参加了赤峰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在赤峰二中召开的赤峰市高三备考暨“三新”培训会。会议全程由松山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员李岱巍老师主持。
16日上午,赤峰二中的马秀娟老师的《语用比较类题型探究》高三备考展示课令我收获颇丰。语用比较类题最早出现在2022新高考1卷中,是比较新颖的题型,马老师对高考考情有深入的分析,这也提醒我要及时关注高考动态信息,研读最新高考政策。马老师让大家精准定位到这类题常见的比较分析角度,结合典例分析。她的课逻辑性强,循循善诱,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反思自己平时在授课过程中有些许的急迫,教学就应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育中留白,孩子们才会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接下来,东北师大附中的刘勇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展示课。他为学生讲解“高考语文作文如何增强思辨性”,从时事热点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案例出发,指出大部分作文不在材料的阅读上设置障碍,不在审题上难为考生,而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来区分考生的写作水平。但学生们恰恰缺乏理性思辨,听课后,我及时将刘老师提供的几类主要思辨类型传达给我自己的学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像这样高质量的教研活动确实能带给我思考与收获。刘老师以其中的某一思辨为例,来演绎如何将之细化、实化,他还能以风趣的形式解析深刻的话题,值得我们学习。我想到:一线教师的教学确实不能只是灌输知识,更要注重孩子们的思维品质的建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午,我聆听了刘勇老师针对高三备考做的题为《核心素养是实现教考衔接的纽带——由高考试题反思高中语文教学》的专题讲座。刘老师的讲座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含意,进一步明白了语文素养的考查方式,为我在新高一正在施行的大单元教学指明了方向。
9月18日上午,我聆听了松山区外国语学校的高峰老师和新惠中学的杨春丽老师的两节“高考备考”展示课。高老师引领学生从诗歌鉴赏的情感角度进行探究,角度新颖,与常规教学不同,高老师基本功扎实且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我也尝试着在常规基础上抓教学并着力创新求特色,这样确实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杨老师的关于《直白含蓄,各尽其美——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的常规教学,体现了厚实的基本功,我觉得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教师均应摒弃华而不实的形式,不要过度“包装”课堂,应该注重语文的内涵,培养孩子们听、说、读、写能力,让孩子们去自学、去思考、去发现,回归朴实的教学风格。杨老师的课就很值得我学习。
本次会议的另一位专家重庆市沙坪坝区教研员姜恒权老师给予两位老师中肯的点评。姜老师对高峰老师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形式和杨老师的3W教学思路予以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建议。姜老师强调高三备考要避免功利化倾向,这再次提醒我们,从根本上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备考的“王道”。语文应该是思想和灵魂的唤醒者,正如朱光潜所言:“悠悠的过去只是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
9月18日下午,我听了克什克腾旗经棚一中任丽君老师的公开课,题为“感受回忆录中的革命家情怀——《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联读”,任老师为学生从真实性、价值、情感视角的角度呈现任务。本课设置了配合主题的学习情境及学习任务。听完课后,我内心对于何为“情境”,何为“任务”,何为“活动”更加明朗了,随后,姜老师评课,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编写意图、教师的授课意图、学生的学习意图、高考意图的实现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关联着课堂效率。姜老师带领老师们回归教材,介绍如何实施课堂重难点攻坚,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新高考背景下的高校课堂教学。姜老师的点评再一次提醒我,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深入思考,鼓励他们积极表达。
接着姜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高考语文的不确定因素与可变因素——高三复习的“可为”与“不可为”》的讲座。姜老师将语文高考的知识点类型分为知、思、诗,并提出对应的学法——积累、训练、创造。我非常受启发,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就是阅读和积累,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也会给出一个方向,让孩子们不断积累,渐入佳境。此外,姜老师强调批判性思维和传统文化创新继承等内容的重要性。姜老师又从“打开课本的三大方式”“三种任务群在教材”“痛点与对策”“做实结构化教学”“了解语文发生学”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为我们一线教师指点迷津。姜老师厚积薄发,让我们领略到专家风采。2023年上学期,我一直在专家的引领下积极地践行大单元教学,一路艰难跋涉,大单元教学相较于单篇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需要同时研读两篇甚至是一个单元的文章,精心构思,巧妙设计,过程虽然艰难,但是值得,我在学习培训中获得了成长,学生们在我的带领下获得了更多的阅读和表达的机会。
活动结束后,赤峰市语文教研员饶晓茹老师对培训做出总结,饶老师从“有的放矢看专家”“任重道远看学生”“见贤思齐看同行”“砥砺深耕向未来”几方面谈了自己的见解,言近旨远,让我感受到我们赤峰市语文教研员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9月19日上午,自治区统编教材资源开发组成员李岱巍老师、刘洪涛老师、李慧娟老师与我们老师交流自己在大单元设计中的心得体会。首先是来自松山区教育研究中心的李岱巍老师针对“统编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相关要点做专题讲座,李老师说:“除旧布新的过程,是迎着困难上、不断迎接新挑战的过程。”这给我很大的激励,李老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破而后立,晓喻新生。她及她的团队践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艰难探索就是有利的证明,李岱巍老师敏锐地察觉到目前我们在大单元设计上仍存在着只具备基本框架,关键环节的连贯性差,逻辑性弱等问题,我从李老师的讲座中获得了大单元教学要从“任务教授”转向“任务探究”,“多维思考”“适时助力”“紧扣任务”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整合学习资源,将它们与自己个性化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多切磋琢磨,精益求精。李老师发言文采飞扬且言之有物,听了她的发言我受益良多,首先在新课改的路上我愿意克服困难,立志做个坚定不移的践行者,我想,在饶老师和李老师及其团队的引领下,我能明确方向,在团队们出版的“白皮书”的指导下,我也能渐入佳境。
接着,我听了赤峰红旗中学的刘洪涛老师分享的“必修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他阐述了自己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时的思路。他的分享使我懂得了在进行单元设计时首先要明白语文课程的定位,多方参照课标中的核心素养与任务群,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符合课程定位。刘老师建议在课堂上呈现“征集直播弹幕“等别致的情境,让人耳目一新,我想,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孩子们一直跟着老师走难能可贵。
之后,我又听了赤峰二中李慧娟老师分享的自己在山东曲阜的培训经历,她开导作为刚刚步入新课标、新教材赛道的我们不必过分焦虑,循序渐进。在具体阐述大单元设计如何操作之前,李老师首先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面对的现实问题,并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单元设计。李老师针对目标、文体、任务、评价四方面对大单元设计思路进行解读,以“必修下第三单元”的大单元设计为例,分享自己组内的教研经验。作为一线老师,我刚从高三回到高一教学,第一次接触大单元教学,我研读课标之余,也利用教师用书并结合以饶晓茹老师和李岱巍老师为代表的团队为我们每一位老师下发的”白皮书“辅助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有过困惑。听过李慧娟老师的分享,我受益良多,我想,在践行新课改的路上,只要我持之以恒,孜孜以求,定会呈现出“柳暗花明”的理想状态。分享结束后,李岱巍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讲座做了评价,点评切中肯綮,文采斐然。
9月19日下午,我们新城红旗中学的老师和各旗县区的语文老师进行了关于“大单元”的研讨与共同设计,我们在讨论中以前后两天中所学习的先进理论与优秀经验为指导,在饶晓茹老师和李岱巍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实践操作,切磋琢磨,力求精益求精,教研气氛浓烈。
9月20日赤峰市各校老师代表将统编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现场实际操作成果进行了展示。来自赤峰二中的赵雅研老师、王宇老师、大板三中的刘艳艳老师、新城中学的刘新宇老师、赤峰蒙古族中学韩丹娅老师等十五位老师涉猎广泛,依据本次学习培训所得,整合课程内容,分享如何根据大任务提炼驱动性问题,搭建学习支架的教学设计。老师们的展示,使我进一步地了解到,大单元教学设计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要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赤峰市语文教研员饶晓茹老师、赤峰市松山区语文教研员李岱巍老师就我们的展示成果悉心点评。
交流展示结束后,饶晓茹老师对本次培训活动进行总结。饶老师指出: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领会教材编写者意图,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次培训活动,专家的精彩讲座和十五位教师的实践范例,搭建成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水平的平台,旨在让我们老师从“观”中深耕砥砺,在“议”中破冰提升。综上,市教研中心举办这样的交流活动,有效地助力我们老师进行大单元教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2023年9月25日至27日我参加了由赤峰学院文学院举办的“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新时代语文教育草原峰会暨地方院校语文本科师范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讨会。
首先由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徐鹏为我们做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转化”的报告,听后受益匪浅,徐教授提示我们要敢于取舍,进行资源重组,引领学生在更多相关联的文本中进行阅读,完成单元学习目标。接下来,北京第八十中学的王岱老师为我们做了题为《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建议》的专题讲座。王老师深入浅出,让我们明白了单元整体教学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来自西南大学的任明满教授讲座的主题为“高考评价改革”。我感觉这一改革对于有明确职业规划和兴趣的特长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学生可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提高专注度和学习效果,培养特长。对综合素质的考核和评价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来弥补学科成绩的不足。杭州师范大学的申宣成教授做了题为《课例研究的三种方法》专题讲座,为一线老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法。一上午的专家讲座,高屋建瓴,醍醐灌顶,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工作岗位,信心满满,践行致远。
时光轴四∶2023年10月
2023年10月10日,李岱巍老师来赤峰新城红旗中学入校听课。我参与了高三年级组的王莹和于傲然老师的听评课活动,于老师讲的是高考真题——冯至的《江上》,她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告知答题要依据小说的文体特征作答,于老师并没有就题讲题,她让学生回忆了以往学过的与本题有关的类题,并关联了课本的课后题。我觉得这样拓展,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心理变化类题”的做题方法。于老师的这种链接得到了李岱巍老师的好评,于此同时,李老师也指出了课程的不足之处,李老师建议,“将义士改为普通渔夫“这道题从次要人物的作用入手答题更为清晰。李老师的点评也让我豁然开朗,随后,高三语文组老师们向李老师提出了备课中的困惑,现场研讨气氛很热烈,经过点拨,老师们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增强了信心。李岱巍老师从“一线”一路走来,对学情、教法非常明了,又善于钻研,精益求精,所以点拨非常“接地气”。第二节课李老师听了王莹老师的课《礼拜二午睡时刻》,王莹老师设置了一个疑难探讨环节,给了我启发,在讲本篇小说的同时关联了古希腊的雕塑作品《拉奥孔》《祝福》《雷雨》,又拿《山羊兹拉特》与此进行对照,进行比较阅读,内容非常充实,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信息量,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2023年11月2日,我参加了松山区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统一检测质量分析会暨高考备考会。会议上,第二实验中学的陈海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高考小说专题复习——人物形象鉴赏”的公开课。陈老师首先将关于人物形象的“答题指南”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用归纳法自我剖析,自我纠错,自我赋分,让学生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解题思路表述规范、准确。课后,新城红旗中学的靳学丽老师给予肯定的评价,靳老师认为陈海萍老师教学目标明确、细致,守正不失创新,教学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条分缕析。
接着,新城红旗中学的靳学丽老师、松山区外国语学校的崔增老师、赤峰红旗中学的张利老师分别做了题为《“废铜旧铁” 一览无余》《做好审题,善用文本》《知得失 明方向 致远方——松山区高三10.30联考阅卷心得体会》的阅卷质量分析讲座。三位老师从数据、备考、课堂出发,明考情、析学情、研备考、提建议。
会议的最后阶段由李岱巍老师做会议总结,李老师首先对陈海萍老师的课予以点评,李老师非常注重细节,她强调,做课要注重字句的推敲,李老师点评陈老师的课时提到,“鉴赏”一词不能轻易使用。因为鉴赏是要对作品高低、全偏、优劣进行定性和考量。她建议,作为教师,知识要素要清晰,学习目标要有逻辑、有层次、有针对性。李老师的提醒让我更进一步明白,一课时的目标如何对接单元整体目标,教学过程中要呈现思维的进阶。李岱巍老师评价了陈老师为学生呈现的小说参考答案,她提醒老师们,不要完全迷信参考答案,不要盲从,并以本次授课为例,现场修改参考答案,并说明她的修改理由。与会教师深受启发,这也给我带来启示,要敢于质疑参考答案,作答时遵从文本的顺序,遵从逻辑顺序。李老师还强调,高三复习课不等于高三学习课,这使我想起了今年学期初,李老师来我校听评课时对我的课的评价,她说高三复习必须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课程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不是“零敲散打”,从点滴学起,李老师的指导让我再次获益匪浅。最后,李岱巍老师对高三10.30考试进行了质量分析,呈现了考试数据,总结了失分原因。她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要向教材靠近,李老师以具体案例为依据,说明回归教材的必要性。李老师还强调了“四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新课堂。对老师提出高要求,这更利于我们快速成长,在李老师的点点拨下,我更加明确方向,也更有信心应对教学过程的困难。
2023年11月2日,赤峰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在赤峰二中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高中骨干教师、教研员新教材培训项目送教指导”活动。我参加了下午的教研活动,下午会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赤峰红旗中学的刘洪涛老师为我们呈现示范课《老人与海》与《复活》双文本阅读,刘老师的课设计新颖,他以“创意海报”的形式导入课文,并让学生编撰海报解说辞,点评海报辞,之后以一系列的问题循循善诱,为学生搭建深度思维的支架。完成授课内容,刘老师引导学生拓展思维,鼓励学生赏析自己读过的小说中的“孤独者”的人物形象,学生们踊跃发言,妙语连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刘老师的课上我明白了什么是“情境设置”,我想,如果上一节精彩的课,确实需要教师精心构思,精心设计情境,学生才能饶有兴致地跟着老师一步步渐入佳境。
第二阶段是北京教师张莉璇老师为我们呈现示范课《大卫·科波菲尔》赏析。张老师通过设计大情境来带动多个小任务的学习,尝试从“文本分析”向“完成任务”的教学模式转变,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读懂、读深、读透文本。我喜欢张老师的讲课语调和他的任务设置的逻辑性,在以后的讲课中,我也试着采用她的讲课语气,自我感觉良好。
最后吴丽梅老师就“如何使用新教材,落实新课标”进行专题讲座。吴老师以202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为例告诫老师们用好教材的重要性,吴老师强调,要读懂教材编写意图,随后,吴老师以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向与会老师展示群文阅读如何教,吴老师的点拨让我再次意识到要关注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另外,吴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研读新课标,了解它的基本理念,明白语文核心素养,熟悉学习任务群及其分布,因为不同的任务群承担着不同的学习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收效良好。此外,吴老师要求大家明确教材单元的基本问题,以及其与大概念的关系,她以必修上第一单元“青春激扬”为例,展示提炼单元基本问题的路径。最后,吴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处理单元和单篇的关系,讲解非常细致,深刻,让我们老师进一步地明确了如何使用新教材。
2023年11月8日,李岱巍老师来我校入校听课,我参与了潘会鹏和刘曼莹两位老师的听评课活动。潘老师将《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两篇文章从“现实境遇”“内心情感”“抒情方式”“生命状态”等方面进行对比,以学习任务表的形式构架课堂,并对怀古诗进行拓展阅读,之后由“声声慢”作为切入口,比较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别。潘老师课程内容含量非常大,学生们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十分明晰“怀古诗”的答题方法。
刘曼莹老师课程目标明确,通过分析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诗的用典方法,教给学生以典故抒情和表达的方式,之后要求学生从鉴赏诗歌用典的角度学写文学短评,我想,读就是为了写,思维的过程是输入的过程,输入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这一输出,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完成单元学习任务中的指令——写文学短评,在具体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们因为对“文学短评”比较陌生,很多同学写成了读后感,或者将文学作品写成了文学作品的内容提要,但是学问都是渐入佳境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并不灰心。
李岱巍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及时指出两位老师存在的问题,李老师指出,教师们一定要关注研读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了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她提到,高中的教学不是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而是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高中授课一定要体现思维的进阶。课程设计定位要高,要深入解读文本,否则学生就会原地踏步,没有新的收获。李老师谆谆教诲,建议老师们针对一节课不断地打磨,同组内互相切磋琢磨,力求精益求精。李老师还强调,设置学习任务时一定要关注任务之间的逻辑性,她指出,大单元不是拒绝单篇教学,一篇讲透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篇群联读。李老师还指出,要少一些预设,课堂临时生成的是课堂的光彩。我听后感触很深,减少预设,关注课堂生成,这需要老师有更多的智慧和知识储备,做为一线教师,我们还需勤奋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成就一堂精彩的课。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特别注意了“少预设”,多些“课堂生成”,虽然这对我来说是个挑战,但我想,不破不立,要想有突破性地成长,就要像李老师所说的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组内老师们都积极践行着李岱巍老师的教导——不断地“磨课”,虽然过程艰难,但是我们都有所获得。
当我在电脑上敲击这行文字,准备结尾时,不禁有些不舍。2023,各行各业,韧劲尽显,负重向前。包括小小的我,和多多的“我们”。从来,这世界都是悲观者烦忧,乐观者前行。我愿,在教育的沃土上,做一粒倔强的种子,永远怀抱春暖花开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