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送教行     携手陪伴共成长——初中语文优秀课例送课下乡

向阳花木
创建于01-04
阅读 19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践行新课程标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探索阅读教学新模式,落实核心素养,切实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阅读教学中的实际问题。2024年1月4日,我县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系列活动中的优秀课例开展了送课下乡活动。

第二中学送课活动

    张秋阳子老师执教的《读猴王故事,享戏游人生》,阳子老师设置学生熟悉的游戏大情境,从策划者角度,设计邀请函邀请学生参与制作西游主题策划活动新颖导入,走进西游,明确目标,跳读整本书,通过三幅简短动画识技能,整体感知孙悟空人物形象,其后通过细读章回篇目,选择副本备选情节相关章回;精读“三打白骨精”副本情节,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展示;精读人物语言,结合孙悟空的人物形象,编写人物语言。表演式阅读,学生呈现片段精彩演绎,整节课妙趣横生,激发了学生的研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的朗读都是带着强烈的人物角色色彩的沉浸式阅读。这样的阅读体验,让他们零距离贴近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性格。

    肖玉兰主任执教《西游记》——紧箍咒为哪般一课,在激趣的基础上,以“紧箍咒”为引子,设置有效问题以读促学,抓住并落实读与思,本堂课有方法,有指导,真正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悟,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导读课。在导读中以歌曲《白龙马》激发兴趣鼓励式为前导;以三大问题设置为引导:如果《西游记》中没有紧箍咒会怎样?唐僧念紧箍咒是为什么?紧箍咒是如何消失的?以多种朗读形式为传导: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共读、男女互读、默读;以朗读方法为指导:略读、细读、精读、比读、鉴赏;以三次打强盗、三次离开唐僧、对妖精为串导。导中有读,读中有思考,让学生感悟孙悟空由兽到人再到佛的人生经历,以及从定心到收心再到修心的修行之路。本节导读课真正在课堂中唤醒并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成长。

第八中学送课活动

慕红艳老师执教的《读文·识人·品三国》:慕老师由浅入深,从考查学生有关的三国知识点入手,引领学生步步深入,提高了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本节课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品味细节知个性、斟字酌句晓人情、联系前后识大局。亮点是分角色朗读环节,学生表现力强,教师循循善诱,从了解精彩故事情节开始萌芽,最后在多重思考中蓬勃发展、开花结果,充分达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刘佳莹老师执教的《孔乙己众生之笑》,以“笑”为线索贯穿整节课堂,本节课主要分为四部分:谈“笑”之本意,寻“笑”之踪迹,品“笑”之内涵,悟“笑”之深意。刘老师引导学生从关注“笑”的情节入手,人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思路清晰,连贯性强。老师指导有方法,以读促学,以读促写,即时总结,即时掌握,落实到位,发挥学生能动性,让学生有思路,让课堂活起来。

第五中学送课活动

张盼盼老师的课例《变色龙》以核心素养、实际情境为依据,创意整合教材,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创设“寻变化,探依据”“析变化,品讽刺”“悟变化,思意义”三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朗读,情景演绎,让学生在有趣地参与中体会讽刺艺术手法,张老师还强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设计富有巧思性,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范晓萱老师的课例《悟空形象之变》运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以导学案为抓手,梳理孙悟空的成长历程,抓住悟空的四“怕”,感悟生命的成长。在“孙悟空三次出走”中,学生通过精彩的朗读感受到悟空形象由桀骜不驯变得懂得隐忍,懂得感恩,层层深入,立足了名著的整本书阅读。

说课与评课

第八中学说评课


慕艳红老师的课程围绕着兴趣和方法两个点来进行。由浅入深,深入文本体会其中趣味。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去探究人物的形象特点。刘佳莹老师这一堂课目的是去读懂《孔乙己》中的笑,去品味世间人情。感受笑的深意,通过朗读去看人物的形象。 

    两堂课的文本类型是不同的,但是两堂课的教学理念先进,目标定位准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注意地位。慕老师从细节入手,研读人物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个环节的问题设置也是非常的出彩,让学生充分去探究文本内容。整堂课下来学生学有所获,也对此名著有了更浓厚的阅读兴趣。刘老师的课堂环环相扣,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去探究人物的形象。通过“笑”来看这世态炎凉。

第五中学说评课


听课完毕,张盼盼老师和范晓萱老师分别就教学设计进行自我评价。各位老师分组进行激烈讨论,对两位老师进行评课。

五中教研组长刘老师说两位老师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而且也启发本校教师继续深挖文本,精心备课。张老师的课堂串联三篇课文,寻求“变色龙”形象,从对比、夸张中感受讽刺效果,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使得整节课课堂气氛融洽。范老师的课堂注重名著整体阅读,通过悟空的个人成长史,也让学生思考规则和秩序,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孙欣欣老师评价两位老师都以导学案为抓手,以任务驱动课堂,注重学生的朗读与指导,学生的参与度都很好,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最后唐巧云老师总结:两位老师对文本的挖掘都很深入,不落窠臼,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注重知识的迁移,能由名著导入现实生活。同时唐老师就以上课堂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课堂时间的分配要合理,有侧重点,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方面还需要加强。

第二中学听评课

    


姚春清老师主持听评课,进行研讨交流,首先由阳子老师和肖主任阐释自己的设计理念。

阳子老师指出,教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能够进行整本书阅读,让孩子在课堂上能有一些创新性的想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肖主任提出,教学设计理念是教师不仅要组织方向,而且要参与到其中。关注怎样让孩子喜欢上读书,给他一个支架,抓住一个点——紧箍咒,由这个点串联起整节课甚至整本书,牵动出书中的很多的经典情节,从而熟读精思,有所感悟。读书,多种朗读形式并用,就是要读出滋味,还依据教材教授学生读书方法,教会学生读书。

    其后房校长做听课后讲话,首次表达对学科中心与名师工作室这次送课下乡来二中的欢迎,其次表达了对于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肯定。指出阳子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肖主任的课堂由书中一个点紧箍咒从而关联到生活中的规则约束力,由名著阅读到阅读生活,这是读书的一大益处。另外积极学习学科前沿方法,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新思想,是值得年轻教师学习的。通过这种实在教研,可以总结提炼小型课题,深入研究,指导教师成长进步。

    接着侯校长指出阳子老师与肖主任课堂的亮点,并提出修改建议。

会中的各位老师依次表达自己听完两节课的思考与感悟。

成良凤老师:肖老师的课堂语言是有感染力的,是一温暖的课堂。温暖的课堂他就有力量。不熟悉的课堂,首先让学生接受我们。肖老师从歌曲的选择就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慢下来自然的进入课堂,沉浸其中。课堂上老师点评语及时到位,评语也温暖有力,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在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到,限制是一种认可,自由是自律的根本。这堂课不仅是一节语文课,也是一个育人班会课。

许金慧老师:阳子老师教学设计的新颖别致,令人印象深刻。肖主任的评价性语言,非常值得学习。

王蕾老师:在我班上的课,我的一大感受是我平常没注意过的一个孩子,在肖主任课堂上竟然举了好几次手,真的要善于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潜力。

房莹老师:其他老师们已经说了很多了,一个最大的感受是要放的开,老师要放的开,学生要放的开,阳子的课堂上,学生们在后期展演剧本的时候,就很放的开了,特别好。老师放的开,才能像肖主任一样带领着大家读进去。

王霞老师:最大感受是两个词语,一是唤醒,一是自我成长。通过这两节课孩子们的思想有被唤醒,并且获得了一些自我成长,有一些生成性的东西。

接下来许慧、王晓辉、郭晓锐、孙晶蕊、宫志红、魏晨静等老师们都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与收获。

        学科中心代表郑淑红老师谈到,两位老师风格不同。1.年轻人有干劲有想法,情境设计好,游戏术语剧本研究透彻,教师对于相关文段理解很好。2.七年级的名著导读更加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是不是可以将演绎剧本这个高潮部分再往前提提。3.肖主任的课,可以是一堂示范课了,个人素养很高,诗书储备多,丰富的语言表达,实时联系文本,读深读透。4.评价性语言让孩子们活起来,动起来。

       名师工作室代表李珊栅老师谈到,阳子老师开启了学生的兴趣,送给学生一份思维。老师对于这本书理解的很透彻,老师多次表扬,让学生也在慢慢放开,但是任务语言可以再简洁一些,任务驱动可以再明确,课件字体放大。学生对于人物鉴赏的时间可以多一些。肖老师用了比读的读书方法,带领学生阅读,读文段反复思考。有很大的亮点从“展示歌曲后,你能想到什么引起你的什么回忆”浑然天成转折到“那么孙悟空怕什么”,再一个从外在约束到内在修行,从紧箍咒的出现到消失,这个变化清晰明了,只不过可能由于时间关系,该多提问几个。其实也跟我们上课差不多,老师走心的课堂设计,内化于心,形成师生关系比较融洽的课堂。

    最后姚春清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督促老师真实教研,砥砺前行一定还会困难重重,但是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组团前行到达我们想要到达的远方。

     肖主任进行总结发言指示我们一定要老师带动,学生去读,整本书课程化,团队一块协作,将这条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是寒冬季节,但送课下乡这一缕丰盈而温情的冬日暖阳,让我们每个老师心中都心生暖意。

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砥砺前行。携手同行,共同进步!


阅读 19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