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纸牌——大二班

Promise
创建于2024-01-04
阅读 2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趣味纸牌

——大二班倾听案例

游戏背景

在幼小衔接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当我们在学习分成的时候,我们在考虑如何在区域中提供材料供幼儿练习分成时,想到了纸牌,纸牌属于低结构材料,可以发展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于是就把纸牌投放到区域中。通过几次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像老师预想的那样进行分成练习,而是在胡乱的摆玩纸牌。于是,在谈话活动时和孩子们聊了聊纸牌的玩法?你还想要怎样玩?

罗熙磊:“我喜欢和外婆在家打牌?”

老师:“怎样玩呢?”

罗熙磊:“先出大的再出小的。”

老师:“孩子们,纸牌还能怎样玩呢?”

钱冠宇:“还可以搭城堡。”

老师:“纸牌怎样搭呢?小朋友快来试一下搭纸牌吧。”

游戏过程与支持

实录一:我与纸牌初相识

观察时间:2023年12月12日15:06

观察对象:罗熙磊  钱冠宇

罗熙磊开始先将两张纸牌面对面,竖着立在地面上,两只手同时扶着纸牌,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纸牌搭成“房子”的形状。但每次竖着摆放的时候,纸牌总会不小心坍塌。

罗熙磊:“老师,这个好难呀,总是倒。”

老师:“是呀,怎么会总是倒呢?”

钱冠宇:“纸牌太轻了,站不住。”

李彦禾:“纸牌是平面的,所以站不起来。”

老师:“那怎样让纸牌站起来呢,改变纸牌纸牌的形状再试一试?”

罗熙磊:“可以折一折,弯一下就站住了。”

老师:“为什么纸牌对折后就可以站立住了呢?”

钱冠宇:“纸牌这样就像长了两只脚,所以就站住了。”

经过多次尝试孩子们掌握了将纸牌竖立的技巧。

分析解读:

大班幼儿的游戏兴趣为愿意尝试使用更多的建构材料进行搭建。孩子们敢于尝试新型材料纸牌搭建,在初探纸牌的过程中发现了竖着立在地上的纸牌总是倒,孩子们便马上展开了讨论,通过讨论发现纸牌的特点是轻、薄的,而且是平面的。随后老师的引导,提出了:“怎样让纸牌站起来呢,改变纸牌的形状试一试?”孩子们茅塞顿开,发现了折一折可以让纸牌站住。问题解决,孩子们继续进行纸牌搭建活动。

实录二:宝塔建筑物

观察时间:2023年12月13日15:20

观察对象:钱冠宇  罗熙磊

区域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这时我看到了罗熙磊拿到了纸牌,根据前期讨论与探索,罗熙磊开始了纸牌搭建之旅。

只见罗熙磊的小手很灵活,先将5张折了的纸牌平铺在了第一层,又在上边一层放上了没有折的纸牌,一层完成后,又开始搭建了第二层,依次搭建最后搭成了一个五层宝塔形状。完成后发现还可以继续加宽,便将第一层连续延伸。这时钱冠宇过来帮助他,说:“罗熙磊我来帮助你吧!”“好的,你帮我拿纸牌吧。”说完。钱冠宇便给罗熙磊递纸牌,两人合作的很默契。

接下来,罗熙磊又将平整的纸牌小心的放在了拓宽了的第一层,很快两层搭好了,罗熙磊没有继续,而是又在旁边,将折了的纸牌另外搭了一层,钱冠宇说:“你怎么不继续往上搭呢?”罗熙磊说:“继续往上搭,我怕纸牌会倒。”钱冠宇:“没事的,我们小心一点就好了。”罗熙磊像是有了信心,说着:“好的,我们慢慢来。”说完两个孩子又搭了起来。在两个小朋友合作下,很快搭好了,两个小朋友好开心呀!

两个孩子继续往上搭高,可是搭到一半,左边有一个地方塌了,罗熙磊整理了一下又搭了一层,可是又塌了,这是为什么呢?罗熙磊脸上充满了不解,向我投来了求助的眼光。我指了指塌了的下面一层,罗熙磊恍然大悟:“我知道了,这里有个空,纸牌中间要连起来才可以。”罗熙磊按照这个想法调整之后,便搭成功了。

分析解读:

在游戏活动中小朋友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罗熙磊在搭建的过程中,钱冠宇过来和罗熙磊一起搭建,罗熙磊及时的明确分工,请钱冠宇帮忙拿纸牌,两个小朋友配合的十分默契。当罗熙磊在游戏中出现了不自信,不敢继续往上搭时,钱冠宇及时的鼓励罗熙磊,罗熙磊听取了同伴意见,最后合作完成游戏。

当罗熙磊发现搭到一半,左边有一个地方塌了,整理了一下又搭了一层,可是又塌了,反复操作后,还是没有发现原因时,罗熙磊向老师积极寻求了帮助,在老师的提示下,罗熙磊发现了问题所在完成了游戏。

实录三:新的搭建方法

观察时间:2023年12月13日15:20

观察对象:钱冠宇 罗熙磊

活动前的谈话,我提出了新的问题:纸牌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搭建?小朋友们纷纷拿着纸牌尝试。

李彦禾:我们搭建时用的是横着让纸牌站在地上。

钱冠宇:可以让纸牌竖着站在地上呀。

老师:竖着站在地上的纸牌比横着站在地上的纸牌的优点在哪里? 

钱冠宇:竖着搭建会搭的更高。

罗熙磊:而且还会站的更稳。

教师:是呀,纸牌的拼搭方法有多种,小朋友们快来尝试一下吧。

游戏开始了,本周的搭建主题是小学,罗熙磊先选择了用原来的方法搭建了小学的门口,搭好了四层建筑物,这时钱冠宇过来用竖着站在地上的方法将小学的周围围合起来。钱冠宇说:“罗熙磊,我们一起搭吧,小学好大呀。”“好的,你用的新方法还很好用呢。”说罢,两个小朋友一起搭建起了小学的外围,随后他们又在小学里侧加入了新的情境。

分析解读:

通过游戏前的讨论谈话,孩子们了解新的方法,并在自主操作中发现了搭建纸牌的新的方法,并能在活动中运用新的方法进行操作、搭建。活动中幼儿根据既定主题进行搭建,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小学情境。但在过程中教师发现孩子们的纸牌搭建的经验较少,在搭建的过程中仅凭想象,缺少实物经验,在下一步的支持中以丰富幼儿经验为主要目标。

教学反思

一、幼儿在纸牌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培养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纸牌是一种低结构材料,它的多样性可以很好的让幼儿产生搭建兴趣,会在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以及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使得幼儿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成为游戏中的主人,通过自主操作纸牌,幼儿积极的探索新玩法,在过程中幼儿的搭建水平提高,并且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二、教师在游戏中的支持与引导

在游戏中,教师作为支持者,引导者和陪伴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

1.在初探纸牌阶段,幼儿刚开始遇到了问题:将两张纸牌面对面,竖着摆放的时候,纸牌总会一不小心坍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发现了纸牌的特点是是轻、薄的、平面的。这样是很难让纸牌站立的,这时教师引导幼儿:“怎样让纸牌站起来呢,改变纸牌的形状试一试?”孩子们茅塞顿开,发现了可以将纸牌折一折,便能更稳的站立在地上的方法,孩子们讨论结束后,开始了搭建活动。

2.在搭建宝塔建筑物时,幼儿搭到一半时,发现左边有一个地方塌了,但整理多次后,还是会塌。幼儿多次尝试后,仍未发现问题所在,这时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下面的一层,纸牌间留空了,中间要连起来才可以搭建成功。幼儿发现问题所在后,马上进行整理,宝塔建筑物搭建成功了。

3.教师在幼儿的搭建过程中,发现幼儿搭建纸牌的方法单一,教师组织讨论,请幼儿进行自主探索纸牌新玩法,通过同伴间互相讨论,发现纸牌搭建的新方法:竖着搭建会搭的更高,而且还会站的更稳,从而使得游戏方法更加多样。

阅读 2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