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化学学科教研活动

糖糖
创建于01-04
阅读 3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化学学科教研活动

冬至冷风行,飞雪伴梅红。2023年12月22日,许昌市化学学科大市教研在许昌高级中学厚德楼3楼录播教室举行。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分听课和评课两个环节。

《暖贴的设计与制作》杨胜丹

杨胜丹老师首先为参与教研的老师们展示了研究与实践观摩课《暖贴的设计与制作》。

杨老师首先从天气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冬季保暖可能使用到的物品有哪些,在学生回答出暖宝宝后,杨老师顺势询问有没有学生会使用暖宝宝,并且让会使用的学生上讲台演示了暖宝宝的使用方法。

了解暖宝宝使用的注意事项后 ,杨老师提出疑问:生活中该如何制作暖宝宝?想要制作暖宝宝,就需要了解暖宝宝原料的成分、发热原理以及暖宝宝制造行业的“商业机密”——影响暖宝宝发热的因素。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了解到暖宝宝原料的主要成分有铁粉、水、活性炭、蛭石、吸水性树脂、食盐等。随后杨老师提出疑问:哪些物质是用来发热的?每种物质都有什么作用?学生猜想是铁粉与水发生吸氧腐蚀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随后杨老师进行了补充,介绍了活性炭起到了储存水并作为正极电极材料;蛭石主要起到了保温的作用;食盐加快铁的吸氧腐蚀反应速率。

随后杨老师取出暖宝宝中的内容物倒入三颈烧瓶,并在三颈烧瓶中插入氧气、温度、压强传感器测量三颈烧瓶内氧气浓度、压强、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了三条曲线,从曲线中可以明显看到氧气的百分数在减少,温度在升高,记录3分钟后的实验数据发现氧气浓度由20.7%降到了14.6%,温度由15.84℃升高到了24.53℃,压强则无明显变化,从实验数据看出学生猜测的暖宝宝是利用铁的吸氧腐蚀放热的想法是正确的。

杨老师引导学生书写了暖宝宝当中涉及到的原电池的正负极电极反应方程式,并介绍了暖宝宝使用完的处理方法:将袋内粉末用于培养花草,让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随后杨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影响暖宝宝发热效果的因素,学生讨论出了氧气浓度、铁碳比、碳颗粒大小等影响因素。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实验用品开展了不同因素的探究实验,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最后杨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生踊跃回答到:金属的腐蚀不都是有害的,氧气对于暖宝宝发热的影响等。并介绍了生活中其他的自热商品,例如自热火锅,自嗨锅等,并解释了其中的原理。

《基本营养物质》孙月

孙月老师以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的《基本营养物质》为内容,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化学课,重点探究了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首先结构决定性质,通过让学生观察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找出其中含有的官能团——羟基和醛基。以学过的乙醇为基础,推测出葡萄糖由于也含有羟基,因此具有与乙醇相似的化学性质,通过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乙醇能与O2在Cu或Ag作催化剂的情况下,发生催化氧化,体现了羟基具有还原性,那么,提出问题:是否乙醛也具有还原性?如果有还原性,其产物是否为乙酸?并让同学们6人为一组,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们通过实验,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加入乙醇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而加入乙醛的试管中生成砖红色沉淀,从而得出结论,乙醛也具有还原性,并且其还原性强于乙醇。

从而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分别和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从而得到了“银镜”和砖红色沉淀。其中有一组同学,在探究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时,发现当用水浴加热试管时,可以看到砖红色沉淀,而当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看到的是黑色沉淀。孙月老师及时给大家解答了这个问题:当用酒精灯加热时,先有砖红色沉淀,但是由于温度太高,Cu2O加热分解成了Cu和CuO。之后孙老师简单的介绍了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性质,并通过做演示实验,带领大家一起来探究淀粉水解的产物都有哪些?最后总结了糖类的应用,并给同学们留了一个思考题: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过程中,如何确定淀粉水解完全?让同学们课下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评课、议课环节

两位老师的授课结束后,在许昌高级中学教研组长孙艳梅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

首先是兄弟学校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评议。

许昌市第二高级中学的马红娅老师灵动来形容两位老师的课堂,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对两位老师的授课表示肯定,同时马老师也指出观摩课不仅仅是个人的展示,更是集体备课的成果,建议年轻教师多听课评课。

实验中学刘晓娜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突出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希望课堂可以多些实验,多些与生活的联系。

第三高级中学的梁璐璐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实验设计非常巧妙,具有启发性,我们应该重视实验教学。

第五高级中学的杨志梁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其次,授课的两位老师对课堂的设计进行了说明。

杨胜丹老师谈了自己对传感器使用的想法,认为学生可以直观的、直接的了解图像的绘制。

孙月老师谈了从社团活动铜镜到本节课形成的历程,一波多折,给大家分享了铜镜的制作过程。

随后许昌高级中学的冯涌老师分享了听课感受,他认为学生成长要有平台、有时间、有教师支持,学生才会有创造性,课堂才会有生成性问题,强调了教师支持的重要性。

最后,孙艳梅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认为教研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兄弟学校学科组教师的交流机会,更是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阅读 3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