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经世家中医小镇|弘扬中医文化 推进健康教育

黄经世家中医小镇
创建于01-04
阅读 2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系统解决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中华文化五千年无不体现和渗透着这一充满科学精神和文化力量的理念与方法,可以说是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从神农尝百草到岐黄论道,一直到后世几千年来我们中医药先贤圣祖总结出的浩如烟海的中医文化典籍和辉煌实践,清晰地描绘出中华中医文化体系和发展路线图。也为世界人类健康与生命科学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

       健康是我们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社会一切努力的根本方向和动力,更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意义。我们常讲的健康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文类学两大分类。健康的体魄需要不断保障和维护,健康的精神和思想同样更需要建立和提升,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气质、有价值、有品质的生命个体。

一、中医文化的内容定义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内核体现了中医药的本体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等,我们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1.我们常在彰显中医文化本质时看到一句话叫“医者仁心”。这句话穿透了中医文化的本质。“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医乃仁术”是医学伦理道德的总原则。中医药文化之“仁”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医术之仁,二是医心之仁。

    2.中国文化核心讲“和”,中医理论的核心同样是“和”。它涵盖了核心价值的各个方面,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人与自然方面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人体自身是阴阳平和的健康观,在执业方法上是调和致中的治疗观,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是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伦理观。

    3.“精”,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髓不仅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具有高超的直觉心悟的能力和取象类比的能力。由于中医学有着独特的思维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取象运数和直觉体悟思维方式,所以就对行医者提出了“精”的更高要求。“精”提示医生,只有专心医道,寻思妙理,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持之以恒,方能临证不惑,救死扶伤。切不可浮躁偏执,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4.“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诚”要求心怀至诚,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要求诚笃端方,力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诚”是一种重要的伦理学概念和规范。“诚”是一种主观的信念和道德修养的境界,以说真话,对别人、对自己都不掩盖事实真相作为自己的守则。古代并不是谁都可以学医,“必取心地诚谨,术业精能者,庶可奏功”。

二、中医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创新文化的潜质。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科学中沿用至今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它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等特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担负着促进健康的重要角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中医文化促进健康事业发展。

    中医的整体观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人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只有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协调,才能达到平衡状态。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对科学地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弘扬中医学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相统一,促进中医学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和健康理念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医文化经典与名人

1.黄帝内经》——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被称为医之始祖。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2.《难经》——中国最早的问答医学著作《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

3.《本草纲目》——中医药的大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东方药学巨典”。

4.《神农本草经》——中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数千年来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5.《伤寒杂病论》——中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伤寒杂病论》为汉代“医圣”张仲景著,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6.《脉经》——中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太医王叔和编撰。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7.《针灸甲乙经》——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对于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宋、金、元、明、清重要针灸学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本书的基础上的发挥。

8.《洗冤集录》——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又称《洗冤录》,是宋朝法医宋慈所著,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00多年。

9.《肘后备急方》——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东晋葛洪所著。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证的简便疗法,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实用的内容。《肘后备急方》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0.《刘涓子鬼遗方》——中国最早的外科专著:《鬼遗方》是一部痈疽症的专著。此外,还涉及金疮、瘀血、外伤治疗,包括止痛止血,取出箭镞等等,可称为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外症痈疽及金疮方面的专著。

四、大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是国家战略需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健康文化,移风易俗,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力度,积极建设和规范各类广播电视等健康栏目,利用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

    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

2.健康教育是国民素质要求

    没有健康教育的教育体系是不完善的教育,没有健康理念的人生管理是残缺的人生。珍爱生命,提升价值。

    每年世界性的涉及公共健康保障和疾病预防的各种节日近百个,世界上的公共卫生组织不断提醒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与爱护,也是健康教育宣传的主要主题。即将到来的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每年都要选择一个与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的主题,旨在提高全世界人对这一保健领域的认识,借此激发起一项长期宣传活动,促使该领域工作的开展。“世界保健日”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举行纪念活动,提醒人们:关注生活,关爱健康。通过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更好地去享受美丽的人生。

    让每个人懂得自己,了解自己。在每个阶段的成长需求,健康管理、防病治病。

    我的身体我做主,了解我自己身体结构、生理状况、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潜在威胁等;

    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做好健康认识和管理计划;

    日常疾病预防知识、方法;紧急状况下的急救方法;

    健康管理从小做起,从孩子抓起。

    让每个人全要素地关怀和呵护自己,关爱自己。衣食住行,精神健康情绪管理。

    每个人,走进学校,就等于走向社会。个人的生活习惯就要服从和适应群体生活,适应集体的意志和秩序,并且成为一种心理定式和生理本能。

    适应社会的过程,就是个如何管理自己的过程,这时候就是全要素地为自己建立一套人生健康管理模式。既要符合自身生理和成长的需求,又要符合学校秩序和社会共同审美价值,这次才是真正的健康管理。

    让每个人知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懂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才能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高尚、正直、正义、与人为善、遵纪守法。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体质与精神的共同成长。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是体现在对人类、对社会的贡献上。一个人的生存质量,一定是与社会评价和认知密切相关的。所以人生的目标和理想是否建立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基础之上,是否建立在为自己的健康,为家人的幸福,为社会的奉献,为国家的信仰的基础之上的,这才是真正的健康意义。

    健康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健康教育一定要走入校园、走进家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文精神,健康的社会价值体系,是立国之本,是立身之基。我们的先贤在百年前就喊出了“少年强则国强”的口号,强身才能强国,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简介:

    郭润利,山西省十三届政协委员、大同市政协常委,大同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现任山西省大同新建康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大同黄经世纪国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润利早年先后创办了大同康复医院、大同基建职工医院,大同新和医院,此后又成立了大同新建康医院集团。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新建康医院集团日益完善,无论从服务、医资力量及配套设施等都名列前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基础,更因优质的服务和合理的收费成为大同及周边辐射地人民群众的就医目的地,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诚信民营医院。

    2016年,郭润利创办了大同黄经世纪国医股份有限公司,并举全力投资建设“黄经世家中医康养小镇”,致力于打造集中医文化传承、康养文旅融合发展、中医康养产业、康养管理运营和现代科技覆盖为一体的国家级中医药文化产业体系。​​​​

阅读 2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