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是最基础的支付工具,对于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现金收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拒收现金现象时有发生。为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优化现金使用环境,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与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委建立整治拒收现金会商机制,明确政策标准、加强宣传引导、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开展巡访核查、通报公示处罚情况,拒收现金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一直以来,我行也对拒收人民币现金工作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
第一,加强组织实施,狠抓任务传导落实。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我行高度重视,加强组织。督导各级行狠抓落实,细化措施,深入开展摸排;建立台账紧盯进度,同步开展“回头看”巩固成效,坚持每周报告;持续提升现金服务,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满足客户需求。
第二,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多渠道协同。一是以网点为主阵地开展日常宣传。在厅堂张贴整治拒收公告、布放宣传折页,向到店客户开展宣导。二是开展户外宣传。积极深入社区、村镇对网点周边商户和群众开展互动宣传。三是充分利用微信等渠道开展线上宣传。通过发布整治拒收图解、现金服务告知书等形式,拓宽宣传受众。
第三,充分发挥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开展摸排,鼓励引导商户签订《抵制拒收现金承诺书》,发放张贴现金收兑标识,银商携手共创和谐现金流通环境。确保摸排到位,按网点建立商户排查台账,分类推进,按周汇总进展,按月开展“回头看”。三是充当“侦查员”,针对涉及民生和涉外场景,接受群众或客户反映的拒收线索,积极核实取证。
第四,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现金服务质量。一是主动对接商户需求,提供小面额现金兑换等上门服务,加大原封券投放力度,提升流通人民币整洁度,积极开展零钞、残损币兑换。二是探索“零钱包”服务模式,通过“引进来”网点柜面发放和“走出去”进商户发放的形式,推出“零钱包”服务。
温馨提示:公众遇到拒收现金行为,可明确告知对方其行为违法,保留相关视频、音频证据,并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