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田叶
分享书籍:《正面管教》
推荐语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要……”句式,却很少说“你要……”“如何做才能……”。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自身接收到最多的,也是来自父母、教育专家们的“你不要……”。
《正面管教》之谓正面,在于教我们用正面的和善而坚定的信念教养孩子,也在于作者正面讲述教育的细节和执行,一步一步教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既不娇纵也不严厉。
作者简介
【美】简·尼尔森
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被翻译成超过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
目录
一、什么是正面管教
二、为什么要使用正面管教
三、出生顺序的重要性
四、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五、当心逻辑后果
六、关注于解决问题
七、有效地运用鼓励
八、班会
九、庭会议
十、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思维导图
分享细读
一、什么是正面管教
曾经,家长、老师们对孩子严厉控制、动辄惩罚。后来,很多人又矫枉过正,走向娇纵、溺爱。诚然,过度严厉或娇纵都不可取,但除了在两者之间来回摇摆,人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正面管教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不同的教养方式:我们看一下,不同教养方式的特征。
1、严厉型——孩子不参与决策过程。过度控制,有规矩没有自由,没有选择。
2、娇纵型——没有限制,有自由但没规矩,无限制的选择。
3、正面管教型——和善与坚定并行,有权威,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 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教养方式,父母的发心都是希望孩子幸福,但这能否实现取决于孩子是否被培养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必须具备七项感知和技能。
①对个人能力的感知——“我能行”。
②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③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④内省能力,能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⑤人际沟通能力,善于和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⑥整体把握能力,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⑦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长久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生活技能,培养出责任感,孩子才能具备以上七项重要感知和技能,从容面对人生的诸多挑战与议题。
是什么在起作用?很多人认为严厉和惩罚有效,且效果立竿见影。惩罚确实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它的代价和长期效果。事实上,孩子会用以下四个R中的一种或全部作为长期效果回敬我们的惩罚。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这些反应是否称得上有效呢?我们来对照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建立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短期有效,但长期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 无疑,惩罚不满足以上任何一条标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认为惩罚能让孩子吸取教训。事实上,惩罚不会带来改善的动力,只会是教给孩子四R中的一种或全部。孩子或许没有意识到当下的心理动作,但是,他们未来的行为就是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
和善与坚定并行
正面管教理论指出,父母和老师们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而贯穿整个教养过程的则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带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假设孩子和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等大家情绪平复了,你可以再找孩子谈一谈:“宝贝儿,很遗憾你生这么大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能够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怒气的其他方法。”
记住,生气的当下,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时候。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
什么样的语言称得上 “和善而坚定”,以下这些常用语有助于增进你和孩子的合作:
1.等一下就轮到你啦。
2.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3.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
4.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5.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件事,现在应该上车了。
挑战在于,很多父母认为,当孩子“故意惹恼他们”时,自己不应该和善。但是,如果大人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难道要大人控制自己的行为过分吗?
二、为什么要使用正面管教
关于正面管教,我们不仅要知道“怎样做”,更应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阿德勒关于孩子及教育的相关基本概念,是我们必须使用正面管教的根本原因。
1、孩子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及行事风格,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们认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为基础的。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人们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包括孩子。但是,他们对此并没有清醒的意识,孩子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所以,他们认定的达成目的方式可能也是错误的。2岁的阿黛尔,在妈妈生下弟弟后,发觉妈妈给了小宝宝很多关注。她将此解释为,因为小宝宝不会照顾自己,所以吸引了妈妈更多关注,妈妈爱小宝宝胜过爱她。她错误地认为,当自己也表现得像个小宝宝,爱哭,需要奶瓶,尿裤子,妈妈就会像关注小宝宝一样地爱自己。结果自然适得其反,妈妈对此沮丧、厌烦,而非充满爱意。阿黛尔的解释并非事实,但她的看法比事实更重要,因为她的行为将取决于她所相信的事实。
3、孩子首要的目的就是获取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孩子的不当行为,建立对怎样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之上,孩子的首要目的就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孩子行为令人讨厌时,其实就在向你传递一个密码,希望你能破译它的真正含义。
5、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一些孩子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特别地照顾,理应享受特别地服侍,这种不良心态就是因为父母做得太多,剥夺了孩子发展对自己能力自信的机会。
6、平等
很少人否认人人平等的正当性。但当它变成孩子和父母平等时,很多人就会提出反对意见:孩子们没有与我们一样的经验、知识或责任感,他们怎么能和我们平等呢?其实,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这也是正面管教坚决摒弃羞辱孩子的原因之一。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可是,除非不进行任何尝试,否则错误绝不可能100%避免。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负面观念,错误其实是学习的好机会。孩子的绝大部分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鼓励他们,而错误给了我们弥补改正的机会。
运用3R方法矫正自己曾经在孩子身上犯下的错误。
①承认(Recognize)——“我犯了一个错误!”
②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③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看成是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否则,我们将倾向于认为自己无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8、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一定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了,不要想当然,必要时候核实孩子的感受。
(二)“赢得”孩子
你是要“赢了孩子”还是要“赢得孩子”?人们通常用控制、惩罚,迫使孩子屈服来“赢了”孩子,而不是维护孩子的尊严,相信可以跟孩子合作来“赢得”孩子。“赢了”孩子让孩子成为失败者,导致孩子反叛或盲从,“赢得”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彼此尊重。
(三)赢得合作的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认同或宽恕,只是理解,最好告诉他你也有类似经历。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以上过程的根本。当孩子觉得被理解了,就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就是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获得自尊。否则,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三、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我们从孩提时代开始,就积累了大量的潜意识,形成生活态度取向。大体上,生活态度取向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安逸、控制、取悦和力争优秀。
四种生活态度取向
安逸型
最担心:情感和身体上的痛苦压力;他人的期望;受人胁迫。
相信以下能避免最担心发生:追求安逸;寻求关照;让别人感到舒适;怎么容易怎么做。
优点:随和;很少所求;圆熟;同情;容易预测;和事佬。
缺点:不能发展才智;追求个人成长;效率不高。
收获意外的反应:厌烦;恼怒;不耐烦。
造成结果:效率越来越低;没有耐心;缺乏自我成长。
控制型
最担心:羞辱;批评;意外。
相信以下能避免最担心发生:把握自己;把握局势;把握周围的人。
优点: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坚持不懈;高效;守规则。
缺点:僵化;没有创造力;冲动或社会隔离。
收获意外的反应:反叛;抗拒;挑战;沮丧。
造成结果:别人不愿与之交往或靠近;感到拘谨。
取悦型
最担心:拒绝;抛弃;争吵。
相信以下能避免最担心发生:讨好他人;积极型-要求别人认可;消极型-博取怜悯。
优点:友善;折中;谦和;体谅;自愿。
缺点:不考虑别人是否愿意被讨好;不关心自己。
收获意外的反应:开始愉快,后来要求认可和回报。
造成结果:对自己和他人都缺乏尊重;怨恨。
力争优秀型
最担心:无意义;无关紧要。
相信以下能避免最担心发生:做得更多;比别人好;保持正确;让自己更有价值、竞争力。
优点:有见识;坚持不懈;社会责任感;能把事情做好;理想主义。
缺点:工作狂;超负荷;太投入;把太多责任揽上身。
收获意外的反应:觉得力不从心和愧疚;撒谎以避免评判。
造成结果:招架不住;时间不够用。
找出你的生活态度取向
每一种取向的优缺点,都影响着我们作为家长的行为,当孩子从我们身上习得了我们的优点,极有可能也学会了对应的缺点。了解自己,承认可能存在的缺陷,你就能够承担起更多责任,想办法克服它,而不是表现得像个受害者。
安逸型的大人如果能够让孩子在会议上参与制定限制、日常惯例、设立目标并一起解决问题,他们就能更加有效。
控制型的家长,练习掌握如何给孩子提供选择、问启发式问题、让孩子参与决策,教养效果会更好。
取悦型家长如果教会孩子及自己不再只关注别人的需要,照顾到自己,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要求,而又不期待别人与他们想的一样,就会受益无穷。
力争优秀型的家长如果能够尽力抛开自己凡事都要正确并最好的要求,尝试走进孩子内心,去发现对孩子更重要的事,他们就会更有效。
结束语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