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两根本想给孩子们做秋千的绳子因未及时完工,一直挂在树干上。没想到在户外游戏时,它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生成了大一班3月户外游戏故事“飞天绳的故事”。
游戏过程实录
一、初次游戏 发现绳子
雏鹰体验营里一棵大树上挂着两根绳子,那是还有完工的轮胎秋千。户外活动时,两根绳子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她们随意抓着绳子就荡了起来。这时,好多孩子都被他们俩给吸引了过来。有的孩子荡了起来,有的孩子却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荡起来。看似简单荡绳子游戏,孩子们都能荡得高高的吗?
然然:曦曦、琳琳你们荡得好高啊!让我也试试。
然然:为什么我荡不起来呢?我再试试。
这时,然然和好几个孩子在那里不断尝试,都失败了。
然然:呃!老师你看,我把绳子拴在腰上,荡起了一点点,只不过屁股(一直着地)有点疼。
游戏结束后,在进行表征分享时我抛出了问题:怎样才能荡得又高又轻盈?
孩子们分析原因得出结论:脚下的小土坡不够高。
教师支持:
从孩子发现绳子到玩起绳子,老师完全放手,给孩子游戏的空间和探索的空间,支持孩子们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用肯定的眼神回应、鼓励着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
(一)尊重—相信每个孩子是有能力的
孩子与材料、环境互动,确保自主游戏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在这里我们对游戏环境创设有了新的思考,从高结构的轮胎秋千到低结构的绳子,保留了简单的绳子。环境创设的过程不只是教师的想法,而有了儿童的想法;不再是一次性地打造,而是随儿童活动而动态生成。让我真切地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有能力、有能量的主动学习者”,也猛然间明白:“放手”要放下“想看到的游戏”,才能成全儿童自己的游戏。
二、遇到问题 调整探索
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办法来调整小土坡的高度(垫轮胎、用软垫)来验证他们认为可以荡起来的方法,重复多次但还是失败了。
不甘心的伊伊对着曦曦说:“轮胎垫高了,我怎么还是一点都荡不起来呢?”曦曦说:“你要像我这样,一只手抓绳子要抓高一点,然后从高的地方跑下去跳一下就荡起来了。”伊伊按照曦曦的办法尝试了一次,最终还是失败了。伊伊垂头丧气嘟囔着:“我手都快没力了。”看着她失望的表情,我马上对她说:“怎样才能让手臂变得有力呢?”琳琳说:“锻炼啊。” 我马上回应“怎样的锻炼可以增加手臂力量呢?”(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吊杆……)“场地中的哪些器械可以帮我们锻炼呢?”(荡桥、吊杠、攀爬绳……)
孩子们为了能荡得高,开始通过锻炼来增强自己的手臂力量。她们在吊杆前排起了长队,多次地练习后,虽然孩子们手心发红有点疼,却没有一个人放弃。
教师支持:
当有的孩子快要放弃时,说:“我手都没力了”教师从幼儿间的谈话及时介入游戏,抛出问题“怎样才能让手臂变得有力呢”这时,孩子从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原来我可以通过(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吊杆……)来锻炼手臂力量。
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就会对活动失去兴趣。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捕捉孩子的动态,选择合适的时间,自然介入游戏。让孩子主动思考,创新玩法,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继续游戏的向往。
(二)理解——看懂每个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放手游戏以后,我也在思考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有没有学习?学习了什么?是怎么学习的?对照《指南》我尝试在“飞天绳”游戏中去寻找答案。
“飞天绳”游戏中的学习是在户外自主游戏中产生的,由好奇心和兴趣吸引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游戏过程中孩子会遇到无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认知冲突、交往冲突,而问题的提出、讨论和解决的过程正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游戏中的互动和探索,最大程度调用儿童的元认知,激发儿童的思考力,帮助他们梳理提升游戏经验。
在游戏中为了荡起来,幼儿加强了手臂力量、腹部力量、腿部力量、平衡能力等多方面的锻炼这是健康领域内容;在集体对话过程中,他们用“要是我站高一些,就能飞起来”等表示假设、因果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语言领域内容;通过协商接受别人的意见并遵守游戏规则,这是社会领域内容;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轮胎高度、身体姿势与“飞起来”的关系,并不断调整尝试解决问题,这是科学领域;用画画来回顾游戏这是艺术领域。由此可见在这个游戏中涵盖了五大领域的学习。
三、游戏升级 故事诞生
“荡起来了……哈哈哈!老师,我站在轮胎上抓着绳子使劲一跳就荡起来了”惜惜大声喊道。不一会荡绳那就排起了长队,几次重复后。
小羽:我们增加点难度吧!
曦曦:怎么加难度。
小羽:我们可以在这个轮胎再加一个轮胎,高点,会不会荡得更远?
大家一起行动把轮胎挪到另一个轮胎上重叠起来,这下变得更好玩了。除了不断地增加起点的高度,还同时设计了各种难度的障碍物,享受空中飞跃同时也呐喊出“哈哈……太好玩了,也太刺激了吧!”大家还给这根绳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飞天绳。
教师支持:
通过锻炼提升力量后,孩子们的兴趣更加浓厚,迫不及待展示游戏想法和技能,我们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一根简单的绳子,从发现绳子、挑战失败、发现问题、增加难度。整个过程都是孩子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索,从游戏中学会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由自己判断与决定挑战和风险的能力,真正地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三)支持——做个“善变”的老师
放手不是放任,放手游戏不是否定老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如何实现“支持者”的角色定位有更高的要求。
我庆幸自己“闭上了嘴、管住了手”,当他们玩绳子时,控制住了即将脱口而出的“不能去玩!”的冲动,庆幸自己控制住了害怕孩子摔倒时,想要保护他们的双手,做个会“隐身”的老师就是对他们游戏的支持。
户外游戏结束后,孩子画游戏故事,讲游戏故事,我就变成了“倾听者”。图片解说:玩绳时我站在沙堆上,从沙堆上往下跑,但并没有荡起来。我看到两姐妹手是拉得高高的,我试了一下,荡了起来但不是很高。倾听孩子游戏时的心情、对他们的表达给予赞叹、建议、或是帮助他们梳理思路,在无形中了解到他们游戏的“最近发展区”,并实施着针对每个孩子的个别化教育。
孩子们集体对话时,谈到“手没有力气,荡不起来”,我通过追问的方式激发幼儿拓展经验。
师:“有什么办法让手臂有力量呢?”
幼:“锻炼呀。”
师:“怎样的锻炼可以增加手臂力量呢?”
幼:“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吊杠……”
师:“幼儿园里的哪些器械可以帮我们锻炼手臂力量呢?”
幼:“荡桥、吊杠、攀爬绳……”
在幼儿自由游戏的基础上,观察注意幼儿需要,适时给予恰当必要的支持和主动有效地介入,促进幼儿游戏的深入和发展。
雏鹰游戏遵循“幼儿自主,放手游戏;幼儿在前,教师在后;适当发挥教师隐性和显性作用”的概念,不仅体现于户外游戏,还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园本雏鹰课程中。因为雏鹰游戏,让我更加理解、尊重孩子,让我在欣赏和支持中体验职业幸福,也让小雏鹰们变得更加矫健、机敏和勇敢!
重庆蓝天幼儿园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