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常年招聘高层次人才及博士
学校简介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于1952年,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云南省“双高”校。占地面积1022亩,在校生23710人,是云南办学规模最大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2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近10年就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学校在泰国设立2所分校,在老挝建立境外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在缅甸共建“鲁班工坊”1所,入选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百千万计划”。
学校建成了一支具有“双师型+技术研发+国际视野”显著特征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2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57人,硕士及以上教师452人,“双师型”教师407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岭学者1人、教学名师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云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6个,云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个。
学校拥有公路与建筑工程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设有与学校与科大讯飞、联想、中兴、南方测绘、实力集团等知名企业成立了5个产业学院。牵头组建云南省智慧交通、高端装备等8个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数字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交通土木工程检测研究中心等5个经济实体,有交通部“1+32”平台云南交通职工培训中心等多种职业培训资质机构,形成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紧密结合的办学格局。
学校专业涉及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先进制造、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12大类,共69个专业。其中教育部认定骨干专业8个、省级骨干专业9个,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确定的交通运输示范专业4个,形成了以公路、汽车、轨道运输、航空运输的“大交通”专业布局,服务高原山区交通建设维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
学校现有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生产实训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是国家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国家电子信息技术“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职业院校校长培育基地、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一、岗位设置及条件
(一)全职引进
1.第一层次:杰出人才
年龄在 50 周岁以下,正高级职称,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且有显著学术影响,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 ”一 层次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及以上获得者(排名前三)或三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国家 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排名前三)或一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世界技能大赛奖项获得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 术能手,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层次的国家级人才、国家级项目负责人以及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员。
2. 第二层次:领军人才
年龄在 50 周岁以下,正高级职称,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威望,学术成果突出 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 ”二层次获得者, 省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 (排名前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排名前二)或省 级特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对专业发展具有独到思路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学术成果优秀,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且具有省级及以上人才称号,或与上述水平相当层次的人员。
年龄在 45 周岁以下,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有较好地发展潜力,能胜任高等教育教学和技能实践工作,能为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做出较大贡献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省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前二),省级教学成果特 等奖获得者(排名前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国家级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或与上述水平相当层次的人员。
年龄在 40 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
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且取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3 年 以上,在世界 500 强企业、中国 500 强企业、中央管理企业、大型国有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担任项目经理或技术主管,有 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及 3 个以上大型项目实施经验。
达到上述一、二、三层次人才,以专业建设、科研合作、项目研究等灵活方式柔性引进到校工作。
常年引进土木工程、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工程、力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 、机械、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及博士。
1.科研启动费:以教科研项目的形式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出申请,经学校评审后予以资助,按照有关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 使用,为申请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奠定基础。如引进的是科研为主的人才,根据其项目研究的需要,科研启动费可按照一人一议的方式,根据项目承担情况给予资助。
2. 人才引进费可选择在与高层次人才签订协议后一次性发放或在服务期内分年度发放的形式。
3.人才绩效在服务期内按月预发。
4.紧缺专业或学术水平较为突出者,科研启动费和安置费均可上浮,上浮比例不超过 50%。
5.给科研人才配置科研工作室:如引进的人才科研能力 比较突出,原工作业绩以科研成果为主,引进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可根据工作实际情况配置专用科研工作室。
(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在聘期内每年累计到校工作时间不少于三个月,采用协议待遇的方式引进。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基于人才的软实力,对专业建设的贡献度,通过协商确定职责并签署聘用协议,参照学校教科研奖励办法等其他绩效制度,采取“一人一议 ”的方法核定,一般不高于同层次全职引进人才的三分之一。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予以报销因工作所产生的相关必要开支。
四、联系方式
1.联系人:王老师 张老师
2.联系电话:0871-65926687
3.电子邮箱:yjzrsc@126.com
4.通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万青路2056号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行远楼307室
5.邮政编码: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