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彭什交界彭州市敖平镇漓沅村等黄背木耳产业谱新篇

丁禾白少松
创建于2023-07-17
阅读 652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黄背木耳(食用菌)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须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香脆嫩、适口性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为中国老科协成立30周年作的重要批示。

成德眉资同发展,

助力建强产业链。

2023年7月18日上午,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蒋明一行,到敖平镇漓沅村(原红岩梨花村)调研彭什交界~“中国.彭-什黄背木耳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

查看了解位于“成都三绕”高速公路下边的一户当地木耳种植户的:木耳产量、销售、收益等情况。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缪军,彭州市经科信息局领导,敖平镇党委政府领导杨勇、陈继忠等参加了调研。

图为蒋市长一行,在敖平镇漓沅村考察黄背木耳种植户。

下图右二:蒋明市长,右一,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缪军。

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蒋明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缪军,市经科信息局领导,敖平镇党委书记杨勇,副书记、镇长陈继忠一行到敖平镇漓沅村(原红岩镇梨花村<红岩8大队>考察调研农户黄背木耳种植情况。

此后,彭州市将用国家农业农村部项目配套资金,在该村和相关地点建设多个“彭什交界全国黄背木耳试验示范基地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那时,就能将木耳的菌种生产,原材料:谷糠,玉米芯,棉子壳,锯木等由园区统一购置,统一的进行配料,拌料,装包,消毒,接种,实现黄背木耳生产前期的“一条龙”生产。

耳农只需购买现成的菌袋,运回本各家各户的耳棚,耳棚架上架,进行日常的喷水保持湿度,划包,摘木耳等管理及可。

这样做的结果,将会改变原来的千家万户,四处买菌种,家家僱请多人拌抖,装包,接种的情况。集约化的经营生产,现代化、机械化、工厂化的前期生产。将大大节省的劳动力,减少劳动强度,减少木耳废包乱扔乱倒的白色污染等,旣方便了耳农生产,又改善、保护环境,是市委市政府和敖平镇党委政府为家乡(红岩)老百姓,为家乡父老乡亲们办的一件好事、实事!点赞!

愿家乡敖平(红岩)越来越美好。

敖平,成都与德阳,

彭州与什邡交界的桥头堡,

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实施产业建圈强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彭州市政府市长蒋明正在向敖平镇漓沅村木耳种植户了解黄背木耳种植情况。

彭州融媒体18日,对蒋市长一行到彭什交界的敖平镇漓沅村调研彭-什黄背木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黄背木耳,作为一种很好的食材,广泛用于火锅,串串香,炒肉,凉拌、煲汤多种烹饪、食用方式。

深受人们喜爱。

作为成~德同城北发展的桥头堡,在成都市与德阳市交界的什邡门煎氐镇和彭州市敖平镇(原彭州市红岩镇梨花村、梨花坪一带)交界处,从1985年开始栽培,至今有近四十年历史。

什邡市煎氐镇为主,彭州市为辅。前者什邡市年生产量达2.5亿袋,后者彭州市敖平镇(红岩片区),年生产量6000多万袋,占全国黄背木耳总产20%以上,产值达1.7亿元。

其中,漓沅村年产量4800万袋。

小木耳大经济,以黄背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是漓沅村,石龙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2023年,彭什交界(中国)彭什黄背木耳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试验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图为彭州市敖平镇漓沅村、什邡市煎底镇龙居村部分耳农黄背木耳采收与拌料接种情形。

彭州市老科协、敖平镇漓沅村老科协发挥作用,融入城乡社区(村)助力黄背木耳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

敖平镇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    以敖平镇沿红岩丘陵区域为中心,

向周边辐射,主要种植黄背木耳、平菇、金针菇、香菇、姬菇、羊肚菌、灵芝、海鲜菇、银耳等食用菌类,以黄背木耳为主,年种植量为6000万袋,产值1.7亿元。

■ 破土而出的羊肚菌    【发展空间】 目前,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体系有待完善。  

  【投资渠道】

1.参与食用菌标准化种植;                       2.引入销售体系,参与产销合作各环节;                       

3.投资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增加值;

■ 蓬勃生长的海鲜菇    【投资优势】食用菌种植已成规模,临濛阳雨润市场等,物流方便、销售渠道通畅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及其他

2023年春,彭州市敖平镇党委政府领导出面,通过组织方方面面的协调,做了大量工作,把2008年“5.12”大地震,灾后重建时原福建省三明市某企业老板熊远水,当时利用原灾民临时居住安置点因建板房,硬化了的土地40余亩建成的食用菌工厂场地,接收过来,用于项目,现正在改造,改造后,将建成黄背木耳袋包生产园区工厂,完成后,这个工厂,将黄背木耳前期生产过程中的采购原材抖,拌料,装袋包,蒸包,接种等工序实现一条龙,园区向耳农供应、销售菌包,耳农只需购买菌包,拿回去直接上耳架,日常喷水,保持一定湿度,直至采摘木耳。

这样做的结果,避免了千家万户购买麻籽壳,木宵,稻谷糠,玉米芯等原材料再粉碎,到处奔走买黄背木耳菌种原种,拌料,蒸包,消毒,接种等一系列工绪的重复劳动,节省了劳动力和时间,避免了塑料袋丢弃带来的白色污染。好处多多。

敖平镇漓沅村,石龙山村老科协积极发挥资源优势,智力优势,经验优势,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在市老科协指导下,在敖平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努力配合村两委,围绕黄背木耳试验示范基地玩代化农业产业园项目,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技术咨询,科普宣传、技术指导服务。

有多年黄背木耳栽培经验的漓沅村老科协会长丁礼德,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在工作中,协助村两委,认真做好黄背木耳栽培技术宣传,示范、推广工作。

彭州市老科协会同彭州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初编印了《彭州市黄背木耳生产技术》资料1200多份,通过市老科协在敖平镇政府召开的七个乡镇片区座谈会,在会上,发给与会人员,并委托敖平镇政府分管农业,分管老科协工的领导,发送到该镇红岩片区,由漓沅村,石龙村两委,及村老科协发到耳农手中。

市老科协领导和市老科协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多次到漓沅村进行了现场指导。

同心协力谋发展 ,

勇毅前行谱新篇。

彭州市黄背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一、栽培环境

  生产操地选择与环境空气质量要求应符合DB-51/336的规定,水源方便,远离污染源。黄背木耳以熟料袋载方式为主,载增设施为遮四大棚等。黄背木耳出耳温度为13C-30℃,最适温度15C-25C.自然条件下11月一次年1月为制袋适期,4月中旬-9月为出耳期二、菌种选择

(一)晶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抗过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

(二)菌种质量要求无杂菌、无病虫;

  :菌丝洁白、均匀整齐;生活力强;培养基质不整缩、不干酒。

  三、载培袋制作

(一)载塘基质

  培养料以棉籽壳、玉米芯等农林副产物作为主料,以来、妹皮等作为辅料,C/N比以20:1-25:1为宜。

(二)基质配方

  A、棉籽壳100斤,默皮或米辣5斤,玉米面2斤、石膏粉2斤,石灰粉2斤,钙镁磷肥2斤,水115斤120斤

  B、玉米芯100斤、熟皮5斤、玉米面3斤,石膏粉2.1斤,石灰粉2斤,钙镁磷肥2斤,水175斤~190全

  C、木周100斤、皮6斤,饼肥3斤,石膏粉2斤,石灰粉2斤,钙镁磷肥3斤,水130斤。(三)基质配制

  先将各种所需原料按比例混合拌匀后、再加水拌匀、料水比(质量比)为1:1.2-1.4、若使用玉米芯应先用水浸泡一夜后、携出再与其它原料混合,使PH值达到10~11.拌好后宜堆积4小时-5小时。

(四)装袋

  常压灭菌宜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望料袋,高压灭菌应用聚丙烯塑料袋。规格为20cm-23cmScm×0.025cm-0.030cm.装袋时边装料边压紧,上下松紧一致,松紧以手握料袋有弹性为宜。装好料后、扎口或在袋两端套上颈圈、用橡筋固定,再用塑料薄膜封口。

(五)灭菌

  装锅时,菌袋堆码应注意在袋问、袋与灶(锅)腔周边及灶(锅)顶预留间隙。当天转料,当天灭菌常压灭菌:当灶(锅)内温度达到100℃时,保持恒温14~16小时、停火后、再焖6小时-8小时。开灶(锅)出袋

  高压灭菌:排尽锅内冷空气后、当锅内压力达到0.15兆帕、维持恒压3-4小时、特压力自然回零后、排尽余气、开锅出袋。四、接种

  (一)接种室(箱)消毒

  接种室或接种箱应密闭、卫生条件好。先用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水彻底清洁室内门窗、地板、天花板、墙壁和工作台。待灭菌后的料袋温度冷却到30C左右时放入接种室(箱)、关闭门窗、用点燃的气雾消毒剂进行环境熏蒸2小时~3小时。接种前30分钟,用0、25%新洁尔灭液喷雾消毒。

(二)接种

  手、接种工具及种瓶(袋)外壁用75%酒精或0.25%新洁尔灭液等擦洗消毒:用经火焰灭菌后的接种工具去  掉表层及上层老化、失水菌种,按无菌操作要求将裁培种接入袋内,适当压实,迅速用灭菌纸封好袋口。用种量为一瓶载培种(750ml菌种瓶)接出菇袋10袋~13袋。

五、发菌管理

  接种后菌袋搬入已消毒的培养室内维码培养,培养期间菌袋问温度保持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以下,适当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遮光培养。六、出菇管理

(一)排袋

  菌丝长满菌袋后,当气温达15℃以上时,即可进行排袋出耳管理,排袋方式有吊袋、夹袋、“井”字形码袋、床架横卧和墙式排袋等

(二)催耳

  在袋身上开出耳孔42个(“V”字型或“一”字型。),开口向下,利用两端袋口和出耳孔出耳。要求气温稳定在18℃以上,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散射光照射。当耳基形成后,及时去掉封口纸,喷水保湿,逐浙加大通风换气

  (三)耳片生长期管理

  耳房(棚、场)温度保持在16℃~28℃,最适为22℃~25℃,空气湿度控制在80%~95%,且干湿交替管理,应保持耳房(棚、场)内空气流畅、新鲜。可通过环境的光照强度来调节耳片色泽。


七、病虫害防治

(一)农业防治

  通过轮换,选择无污染场地建棚,选用新鲜、无霉变、无虫害原辅材料,减少病虫害。选用优质抗病品种科学管理,增强抵抗力。

(二)物理防治

  用防虫网罩护;黄板诱杀菌蝇、菌蚊等;用糖醋液诱杀螨虫、婚等;食用菌专用杀虫灯诱杀峨类和双翅目成虫

  (三)生物防治

  选用植物抗菌素(如农用链霉素)、植物源杀菌(虫)剂(如苦惊素)防治病虫害。

(四)化学防治

  耳棚及环境消毒用药,应执行DB51/337的规定,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出耳期间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八、采收

  耳片充分展开,开始卷边时即可采收。采前应停止喷水或少喷。采收时手握耳片基部,将整丛耳片摘下不留耳基和小耳片。分级装框上市或加工。采收工具应清洁卫生,防止二次污染。

九、转潮管理

  采后应清除残耳,停水养菌1~2天,加强通风,待创口愈合后,加重喷水催耳,耳片生长管理同上。

一般可采收3~4茬。

  

成都市老科协


彭州市老科协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

梨花一枝春带雨,

春风十里泥也香。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间仙境何处寻,

天府金彭梨花村。

金黄的油菜花与洁白的梨花相映成趣。

梨花坪尚未过度开发,不失为一处原生态,自然风光,老幼皆宜的春踏青、秋品果的好去处。

彭州市第一个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彭州市红岩梨花坪就在漓沅村内。这里有建于1968年的梨园三千余亩,每年三月梨花盛开,如银似雪,连绵三里,壮观的春色美景,全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吸引了德阳市,什邡市,绵竹市,广汉市及成都市大量游客。

三月中下旬,络绎不绝的游人前来赏花,拍照。品农家美食,休闲娱乐。

七八月,采摘,红岩酥梨、翠冠梨、金黄梨,金花梨、红岩大麻梨等优质梨果。还有该村龙家磨,丁家坝的600亩优质猕猴桃~宏阳品种红心猕猴桃。让人大饱口福。

猕猴桃园一角。

梨花坪梨花绽放。

漓沅村党委书记潘华绿带领两委成员和志愿者向群众发送黄背木耳栽培技术资料和梨花坪乡村旅游简介。

彭州市老科协党支部书记,原彭州市委副书记冯跃国,市老科协副会长秘书长郑贵华一行到梨花坪及漓沅村考察调研黄背木耳生产和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工作。

彭州市红岩梨花坪生态旅游景区,在原红岩镇党委、政府直接努力工作下,在彭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于1999年春天建成,并开放。

彭州市老科协2023年春天到红岩梨花坪考察调研。

图为原彭州市委副书记,彭州市老科协党支部书记冯跃国同志(右一)和敖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黄元林在梨花坪调研考察工作。

全国彭什交界黄背木耳现代化农业园区试验示范项目,能解决白衣污染,为梨花坪景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彭州市老科协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编印的彭州市黄背木耳栽培技术资料(截图)。

敖平镇梨花坪(原红岩)特产~

红岩酥梨。皮薄、核小、果汁丰富,入口即化。口感好。

梨花坪古装,汉服秀。

科技支农、助农,彭州市老科协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融入城乡,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为彭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黄背木耳装包。

黄背木耳拌抖。

半机械化装包

装好包后运送去接种

阅读 65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