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名叫“蛤蟆窝”。这里不盛产蛤蟆,却因一位睿智的老人和两首富有情趣的小诗而闻名。
本期我们将走进朱熹,看这位能与孔子比肩的老先生是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的。
---主讲老师---
本期主讲老师:丁一帆老师。本科学历,从事教育工作六年,爱钻研、好创新的她和学生一齐在语文天地里快乐遨游。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班级的主人,秉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她在课堂中赏识学生,充分调动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下关注学生,让孩子全面发展,不以成绩论英雄。在工作期间多次荣获“优秀中队辅导员”称号;执教的思政课被评为曲江新区“提质增效”优质课;执教班级荣获区级“优秀班集体”称号;本人荣获区级“教学能手”称号。执教的班级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各项活动中也表现突出。
教育信念:善于赏识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
---走近诗人---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感悟诗意---
1.注释:
蒙冲: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2.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3.赏析:
《观书有感两首》都是借助眼前之景说理的诗。《观书有感·其二》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春水生”则表达了“文思勃发”或者“知识的积累”等等。
---展示进行时---
---课外拓展---
朱熹追索其诗
朱熹有足疾,曾有一个江湖郎中来为他治疗。针灸以后,老夫子感到腿脚轻便了不少。朱熹十分高兴,重金酬谢的同时,还送给这个道人一首诗:“好多年走路靠一根瘦竹撑动,想不到针灸还真有神奇之功。扔开拐杖出门儿童看了发笑,这难道就是从前匍匐而行的老翁?”道人拿了朱熹手书的诗章,就离去了。没几天,朱熹足疾重新发作,且比没针灸前更厉害了。急忙派人去追寻道人,已不知道逃到那里去了。朱熹叹息道:“我不是想惩罚他,只是想追回赠的那首诗,唯恐他拿去招摇撞骗,误了别人的治疗。”
所以朱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
---馨悦寄语---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三山五岳,巍峨屹立;如五谷丰熟,养育四方。一代代少年学子在诗词的陶冶下,怡情悦性,奋发向上。同学们,青春如炙热焰火,如灿烂星河,让我们跟随诗歌挥斥方遒,礼赞青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