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老先生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唯有学习,才能让我们不断强大。
为期一个学期的项目式学习即将结束,教师以项目式学习的全新视角和方法,立足幼儿发展,引导幼儿围绕核心驱动问题展开了调查、研究和实践。在这其中不凡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案例。为更好地明确项目式学习的概念,交流学习成果与经验,2023年12月28日,全覆盖二组一小组的成员及进行项目式学习的教师相聚线上,共同聆听了四位教师对本阶段项目式学习实践的成果分享。
本次活动由八角幼儿园刘薇主持,并邀请了石景山区教育分院全覆盖教研二组,学前教研员殷晓松老师参加。
案例分享
石景山区八角幼儿园于家齐老师分享的案例《储存储存果实大探秘》围绕着如何储存果实的核心驱动问题展开研究。幼儿基于实际生活中水果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发霉、变形等问题,探索储存果实的方法。幼儿对搜集、讨论出的不同方法进行分组尝试,在探索的过程体会到了古人秋收冬藏的智慧。幼儿在每一次的操作中获得了新的经验,了解了晾晒步骤对成功的影响、烤制温度与食物的关系、引用果茶对身体健康的作用。探究的兴趣增加了孩子们对食物变化观察与关注的持续性,问题的出现激发出幼儿新的思考。最终产出的成果在全园中进行了分享与推广。
石景山区八角幼儿园孟梅杨老师分享的案例《草头娃娃》凸显出小班幼儿以观察植物的明显变化、激发照料动植物的兴趣为主,体现了生活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草头娃娃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它的出现激发了幼儿照顾植物的愿望,并在照顾的过程中持续地探究。最终幼儿将自己照顾的方法生成说明书推广给更多的小朋友。在探究的过程中,幼儿了解观察到种子的形态特征,浸泡时间的长短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及植物生长的条件。教师对幼儿兴趣的发现以及持续的引导,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收获了养好植物的新经验。
首钢幼教八角幼儿园王颖老师分享了案例《搭建天安门》。是基于幼儿假期生活的一个经验,解决了如何搭建天安门的核心驱动问题,那最终呈现出天安门的这个建筑作品,在分解核心驱动问题时,孩子能够采取收集资料,了解结构,制定实施计划,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幼儿也不断的尝试搭建的方法,不断的尝试解决搭建中的问题,呃,孩子参与的兴趣也是持续不断的,体现了项目的学习参与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后续可以对活动进行延伸,探索出比如说运用搭建的这个方法来制作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的产品,会更能凸显项目式学习的成果产出。
滨河爱迪幼儿园的曹畔老师分享的案例《螳螂记》融合了多个领域,项目的产生基于幼儿日常的发现。幼儿围绕着感兴趣的问题,运用多种方式开展丰富的探究。幼儿借鉴前期观察昆虫的经验,从调查开始,了解螳螂的构造和习性。幼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发现,运用符号等表征形式,记录探究结果。学习目标制定清晰、明确,最终的成果产出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在全园推广获得了有效评价。活动体现生活性、深入性的特点。
最后,石景山区全覆盖教研二组学前教研员殷晓松老师对分享的案例进行了总结评价。首先,对于今天分享的老师研究成果表示了肯定,同时也感动于教师们学以致用,潜心研究的精神。老师们在前期准备当中,基于实践,能够通过项目式学习,作用于我们的班级活动当中,最终给予孩子成长发展的支持。其次,殷老师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案例进行了点评,分析优势,剖析问题,提出改进再完善方面。最后给所有参加项目式学习的老师们提出了宝贵建议:
1.重温专家教授的培训内容,进一步认识项目式学习,到底什么是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要素有哪些,项目式学习的步骤是什么,什么样的案例是项目式学习。
2.学习设计的六要素实施,六要素实施的大步骤,实践中要按照八步骤进行。项目成果的产品产出,要进一步认识项目式学习,明确内涵,基本要素,实施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
3.重新审视自己的案例文本,进一步体会项目式学习。项目名称应该紧紧围绕内容去进行,名称要合适,探究的内容和名称要统一且有联系。
本次项目式学习案例分享,帮助教师明确了项目式学习的概念、特点以及实施步骤。也希望在今后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中,教师能够巩固学习内容,深入思考,开展更多、更有价值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促进师幼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