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喻生

💎
编辑于02-03
阅读 3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开始我是不知道人会死的,那个时候我还小,不记得还上没上小学,那时候的我也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哪里,有一次,在院儿外面玩,看到前面停着个大卡车,车门上写着“北京市什么什么的”,我就以为我住的地方叫北京,这么说我当时能认得这几个字,应该已经上小学了;那时侯的我有一天忽然发现我与别人不一样,我有感知,而且我认为世界上可能只有我有感知,有自己的想法,能感知别人的存在与行为,对于这个天大的秘密和发现我无比惊讶,激动不已,并且傻傻地以为自己将来可能还会统治世界。后来的后来,我当然无一例外地长大了,知道了我生长的地方是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棋盘井,知道了人人和我一样,都有疼痛的感觉,都有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都有自我的意识,也开始知道了人都会有一死,而且不一定是很老的时候,可能年纪轻轻,也可能还没长大,也不一定是因为生了好不了的病,也许昨天还好好的,明天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刚开始知道人都避免不了终会死亡的这个残酷事实时,我接受不了,悲观极了,我在想既然人最后都死了,那为什么要活呢?什么都带不走,财富,爱人,所有的所有,这个情绪持续了很久,当然这不影响我的生活,每天该干啥干啥,好像暂时忘记了,颇有说得一套做得一套之嫌,但偶尔想起这个亘古话题,心里不免再次唏嘘,我认识到天底下只要是有生命的都会死,夏天盛开的花,地上的小蚂蚁,郁郁葱葱的大树,倒是大山,石头,房子,永生永世长生不死,冬天掉成光秃秃的大树,到第二年春天,仍旧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顷刻间生机勃勃,枝繁叶茂地又开始展示它的生机与活力。人死了,又生一批,花草树木,四季轮回,只有我们盖好的房子,脚下的路,石头,远处的山,岿然不动,处世不惊,泰然目视着这一切,默默不言。我开始羡慕甚至嫉妒起它们,不过隐隐又觉得哪儿不对劲,它们没有感觉啊,没有感情,体验不到爱;不知道喜怒哀乐不知道不同食物的滋味,它们可能看得到世间百态,可又不能说,那你说这样还好么?值得羡慕么?

    有时侯看到有的人得了不治之症,为了丁点的生存希望,受尽病痛的折磨,倾家荡产,只为多活不知道几天,面目全非,生不如死;还有的时候我看到连很小的孩子也会得绝症,让人不忍直视,更是令人揪心;还有天灾人祸、飞来横祸、意外之灾等等等等,各种人间惨剧一幕幕上演着…便又想,能不能和老天爷商量商量,既然人最后都会死,能不能无病无灾的统一活到100岁?不要经历这么多的痛苦了。到底怎么面对?有时候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也求助过身边的人:啊,人最后终难逃一死,那活着多没意思?我婆婆对我说:不呀,我们应该好好注意养生,争取多活几年;我的老公说:挺好的呀,人活着多没意思,死了挺好,解脱了;办公室的一个同事说:我很看得开呀,人都会死,我接受,而且随时做好思想准备。这些不一的答案,我都不满意,我开始从网上搜索,试图找到更好的答案。

    这时,我看到一本书的介绍,就是专门阐释死亡的,我激动极了,赶快从网上买来,一睹为快,书名叫《相约星期二》,作者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阿尔博姆,这是一本讲述“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程”的纪实作品,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一种凶险的神经系统疾病后,不得不放弃了最热衷的爱好——跳舞。这种病让人逐渐无力,使其“灵魂清醒无比,却被禁锢在脆弱的躯壳里”。就如本书作者米奇所言,“莫里生命中最不寻常的一页即将欣开”,一年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小说以莫里教授确诊得了绝症、正在走向死亡为开篇,以莫里的葬礼结束。每周二的十四堂课,记录了莫里缓慢而耐心的衰老、死亡过程。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我的困惑不止停留在人要如何面对死亡?紧随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思考是人应该怎样地活着?如莫里所说:“当你学会了怎么死,你也就学会了怎么活”。

    生命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出生,成长,死亡。在漫漫一生中,出生与死亡如同轻烟般袅袅一瞬,只有成长每刻伴随。而成长中最难的一刻是学会接受死亡慢慢逼近后的无能为力,当死亡降临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态?我曾不止一次地揣测这个问题。

    书中这位“终身的教师”莫里教授即使病体日渐衰弱,时日无多,也选择了异于常人的态度来面对疾病和死亡。莫里问学生:“我就要死了,是吗?”学生点头。他又问:“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呢?难道我自己没在受罪?”

    这是一个最尖锐的问题。

    莫里老人自己回答道: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样健康。

    这样,他就道出了生命的本质意义,在我看来这就是莫里老人最后课程的主旨。面对人生,他积极乐观;面对情感,他敢爱敢恨。

    余秋雨为这本书写的序“最后的课程”中记录了莫里对学生说,有一个重要的哲理需要记住: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他由此得此结论:

    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呢?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我不禁想起去年冬天的某个早晨,晨起的我走进卫生间,无意间从镜子上映现出眼角难看的眼袋、皱纹时,我当时无以名状的心情:惊恐到难以置信,痛苦到万念俱灰,无助到只剩一个意识:完了完了,这辈子算是完了……

    在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一节里,莫里说“死是很自然的,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 莫里把生命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给予他生命永恒的精神力量,这时的莫里是豁达的。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死亡无所畏惧是很难做到的。莫里也会哀叹生命的短暂,“有时早上醒来我会暗自流泪,哀叹自己的不幸。我也有怨天怨地、痛苦不堪的时候。”莫里对自己偶尔的软弱毫不避讳,他会让自己难过一小会儿,再劝服自己勇敢起来,因为他所拥有的学识与精神信仰不允许自己过度悲伤。这种向死而生的豁达浸染着些许悲哀的意味。“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在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一节里,莫里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做出不同的反应。”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

    我忍不住摘录了莫里老人的这么多话,我想人们如果联想到这些话字字句句出自一个靠着重力敲打才能呼吸的老人的口,一定也会同样珍惜。

    在莫里教授的鼓励下,米奇终于发觉多年以来自己沉溺于职场,却忽略了生活的真谛。每个星期他都去拜访莫里教授,聆听其教诲,由此逐步看清自己的错误,确立了改变人生态度的决心。莫里去世后,他觉得自己要向莫里学习,让人生充满意义,于人于己都要敢于表达情感,能够宽容地面对每个人。他将莫里视为自己的楷模―—看重情感,漠视钱财,不屑世俗小报,远离无聊传言。在教授的影响下,米奇立志改变自己的生活,期望成为像他的教授,更是他的人生导师那样的人。遥想当年徜徉在大学校园时,自己只是表面看似坚忍,却一直有幸得到莫里教授的谆谆教导,学做热情善良的人。只有莫里才能洞悉他貌似坚强的外表,从而给他指明真理。

    在临终前几周,教授曾阐述了他完美一天的安排:“如果我还能拥有完全健康的一天,那么:早晨起床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圈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位,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剩下的时间全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人跳舞,跳到精疲力尽。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这是最普通的一天。对于卧床几个月无法动弹的莫里而言,这是最幸福也是最完美的一天。

    当我们知道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脑海中浮现的不是金钱财富,地位荣誉,而是最快乐,最单纯的景象。我们做着喜欢的事情,嚼着爱吃的食物,谈着有趣的话题,简单又惬意,平淡而踏实。

    我们每个人都会思索该如何让生命不留遗憾,其实这并不难。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过好简单的每一天,爱护自己,爱护身边人,脑海便永远存放着幸福的画面。

    死亡,每个人都惧怕的话题,也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当我们肆意挥霍无穷的时间,随波追求刺激、疯狂,逐浪追索物质财富。不知这些只是瞬间的昙花乍现,所有的快感都会渐渐结成一项疑问——我这么活着意义是什么?每刻的虚度与挥霍,只是惧怕死亡来临时的不安与惶恐。

    渐渐地我发觉死亡更像是我们的一个绝对不会爽约的朋友,它迟早有一天会来见我们,把我们接走。我也知道,死亡在很多文化都是讳莫如深的一件事,但是死亡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恐惧和回避而停止脚步,反而是勇敢真诚地面对,才能让我们收获生命的温柔,认真生活,生活也会回报给我们更多的美好。

    原来面对死亡最重要的准备就是珍惜当下。

    若我们曾近距离的接触过死亡,那我们所有的感知都会是珍惜、幸福与满足。诚然,人只有了解死亡,才能更好的经营每一天的时光。尼采曾经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因此,我们要认真经营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踏踏实实,乐观面对每场境遇,让我们的每一天都不留遗憾,要把我们的生命活成一个礼物,活成一个值得庆祝的事情。我经常想起幼儿园毕业歌“时间时间像飞鸟,滴答滴答向前跑”,时间是有限,我们需要和时间赛跑,创造自己的价值,在这有限的禁锢中我们要活得丰富,潇洒,快乐。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一般人总是把生与死绝对对立起来,但是,中国古代道家却主张“万物方生方死”,把生与死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准确无误地道出了生即死的关系。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儿,同时也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儿。不但我是这样,窗外树木花草,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印度人是聪明的,他们把时间和死亡视为一物。梵文hāla ,既是“时间”,又是“死亡或死神。”你看时间不分昼夜,争分夺秒,绝不会因为你的拖延犹豫而缓慢进行一丝一毫,身体健康的我们就是要珍惜时间,寻找并去做我们热爱的事情,努力让我们在有限的时光里,不留遗憾,要比以前更精彩地活着,不要等到明天,才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活着原来很简单,就是每天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享受自己每天做的事情。

    我希望在我们的生命里,都有值得热爱的东西。那个可以热爱到在生命末期,在躯体承受煎熬的时候,仍能让我们眼睛发光的东西。

     这周我正在看金惟纯的《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的序言里有个《蚂蚁朝圣的故事》:

    一只小蚂蚁在沙漠里赶路,遇到一位师父。

    师父问他:“为何匆匆?”

    小蚂蚁说:“我要去朝圣。”

    师父哈哈大笑说:“圣城那么远,你走得这么慢,生命又这么短,怎么可能到圣城?”

    小蚂蚁说:“没关系,只要能死在朝圣的路上,我就无比幸福!

附:书中有些让我收藏的话:

  1.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 (值得反复咀嚼)

    2.人生最重要的是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也是化解一切关系的关键)

    3.当你觉得它可怕时,它才可怕。(记住,任何事,值得与孩子分享。) 

    4.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矛盾、迷茫、不成熟、活着感到累,有的甚至想自杀...而且,年轻人还不够明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真是祸兮福所兮)

    5.这个社会在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是很困惑的,你需要的食物,而你想要的却是巧克力圣代。你得对自己诚实。你并不需要最新的跑车,你并不需要最大的房子。实际上,它们不能使你感到满足。你知不知道真正使你感到满足的是什么吗?是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所以很多时候你要搞清楚你要的究竟是什么?)

    6.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可惜很多人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阅读 3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