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

用户19950677
创建于01-03
阅读 3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发病机制


      导致腹泻发生的机制包括: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渗透性腹泻)、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分泌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渗出性腹泻)及肠道运动功能异常(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等。但临床上不少腹泻非由某种单一机制引起,而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低,对食物质和量变化的耐受性差。

2.生长发育快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  婴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胃肠道 SIgA 及胃内酸度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

4.肠道菌群失调  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或因使用抗生素等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正常菌群对入侵肠道致病微生物的拮抗作用丧失,而引起肠道感染。

5、人工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如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等,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配方奶中虽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二)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尤以病毒和细有多见。

(1)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腹泻最为常见,其次有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和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2)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以致腹泻大肠埃希菌为主,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PEC)、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GEC)

(3)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多见,其次是曲菌和毛霉菌等。

(4)寄生虫感染:常见有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2.肠道外感染 因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或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主要

是病毒)同时感染肠道,故当患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时可伴有腹泻,

(三)非感染因素


饮食因素

(1)喂养不当:喂养不定时、食物的质和量不适宜、过早给予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等均可引

起腹泻;给予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给予肠道剌激物如调料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等也可引起腹泻。

(2)过敏因素:个别婴儿对牛奶、大豆(豆浆)及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而引起腹泻。

(3)其他因素:包括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乳糖酶的活力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

不良而引起腹泻。

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限制饮食过严或禁食过久常造成营养不良,并发酸中毒,造成病情迁延不愈而影响生长发育,故应继续进食,以满足生理需要,缩短病程,促进恢复。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减少哺乳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暂停换乳期食物添加;人工喂养者可喂米汤、酸奶、脱脂奶等,待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呕吐严重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缺乏,不宜用蔗糖,并暂停乳类喂养,改用酸奶、豆浆等。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1次,共2周。对少数严重病例口服营养物质不能耐受者,应加强支持疗法,必要时全静脉营养。

2.维持水、电解质及锻酸平衡

(1)口服补液:ORS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降水。

(2)静脉补液: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泻的患儿。

3.控制感染  按医嘱选用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感染性腹

泻与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应分室居住,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腹泻患儿用过的尿布、便盆应分类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发热的患儿,根据情况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4.保持皮肤完整性(尿布皮炎的护到)  选用收水性强、柔软布质或纸尿布,勤更换,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

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局部皮肤糜烂或溃疡者,可采用暴露法,臀下仅垫尿布,不加包扎,使臀部皮肤暴露于空气中或阳光下。女婴尿道口接近肛门,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

阅读 3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