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卫生保健】冬季预防传染病小知识

创建于01-03 阅读301


大家好!

        冬季到来,气候日渐寒冷,早晚温差较大。家校携手,有效预防冬季传染病,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全称甲型流感,本质上是流行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其中甲型和乙型是目前能让人生病的两类流感病毒,我国监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亚型是 A (H1N1)pdm09,和其他流感相比,甲型流感病毒的传染率更快,而且甲流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致病性也更强。

症状主要早期高热:体温可达39~40 ℃,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呼吸道症状:流涕、鼻塞、打喷嚏、偶有咳嗽等。消化道症状:部分小孩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但症状往往较轻。其他症状:怕冷、头疼胸闷、全身酸痛无力等。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多见于儿童以及青年人。感染支原体肺炎以后,一般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期潜伏期一般在2-3周,通常起病比较缓慢,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咽痛、头痛、以及咳嗽、发烧、食欲不振、甚至出现腹泻、肌肉疼痛、耳朵疼痛的表现。

病毒性腹泻

  冬季的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和由诺如病毒感染的病毒性腹泻,可通过食物、水、气溶胶和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所以很容易引起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引发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感染。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感染后首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等。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飞沬传染,少数通过用具传染。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表面发热。用手按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一般4~5天逐渐消退。同时会伴有发热、畏寒、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症状。

风疹

风疹: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经飞沫传染。儿童感染风疹后病毒最初在咽部及颈淋巴结处生长繁殖,可通过血液传播到其他部位,早期患者可有发热和浑身无力、咽痛等感冒症状。

如何科学有效的预防?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

       2.合理饮食。多饮白开水,拒绝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要注意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3.规律作息。培养规律作息,保证12小时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4.开窗通风。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5.坚持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增强心肺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及时接种疫苗是保护儿童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家校合作🤝健康同行

  1.出现不适,及时就诊。晨午检时,以及在校期间发现幼儿身体不适或体温异常,班级老师会及时联系家长,请家长及时带幼儿就诊。

       2.做好健康监测。幼儿如果生病,请家长及时主动与班级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小朋友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 幼儿园做好消杀消毒工作。

  虽然冬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做好孩子们的健康监护人,为孩子们的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阅读 3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