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玺儿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劳有所乐,动有所获
——小五班体验劳作活动

编辑于2024-01-03 阅读287

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陈鹤琴

十二月的风,

浸润着劳作与智慧的汗水,

编织着五彩斑斓的世界。

带着心中的爱与温暖,

谱写着劳作的乐章,

描绘出劳作的美好。

一、畅所欲言话“劳作”

“关于什么是劳作?”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感受,一百种想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劳作吗?

诗杰:劳作就是扫地,我在家里也会扫地。

芷嫣:劳作就是整理玩具,玩完玩具要整理好。

祖毅:劳作就是帮忙干活,把教室打扫干净。

孩子们用语言描述着自己对劳作的理解,在他们眼里,劳作是干活、整理,劳作是一项工作。

“为什么要劳作呢?可以不劳作吗”这个问题萦绕在孩子们的心里,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带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四处走一走,看一看。

在幼儿园行走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原来没有劳作的幼儿园是不美丽的。

楚楚:玩具上有很多灰尘,摸起来脏脏的。

祖毅:凳子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好拿取。

铮新:地面上有很多树叶、纸巾,看起来脏脏的。

睿睿:原来没有劳作的幼儿园会变得脏脏的,整洁的幼儿园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劳作的。

在实际观察中,孩子们知道了劳作的含义,劳动就是通过干活让玩具变得更干净、更整洁,地面变得更干净。

二、一起全园劳作

(一)劳作初体验

“全园劳作日”这天,孩子们拿着抹布、扫把、小水桶、小盆子等,撸起袖子开始干。有的擦椅子、器械,有的整理玩具,有的清扫落叶,劳作热火朝天进行中。

在劳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地上的落叶太多了,实在扫不过来,但是只有2个小朋友准备了扫把,那落叶就没有办法及时清扫干净,孩子们心里有些着急。

适量合适的劳动工具也是劳作的一个小学问,劳作结束后,我们回到班上就“劳作工具”展开讨论。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什么劳作工具?它可以做什么?

婧睿:我带来抹布和小水桶,我把凳子都擦干净了。

芷嫣:我也带了小抹布,我把小火车擦干净了。

冠铭:我带了扫把和垃圾铲,扫了很多树叶,但是树叶太多了,我没有扫完。

东桥:我也想一起帮忙扫地,下次我也带扫把来打扫树叶。

誉恒:还可以准备小拖把来拖地。


原来,我们身边的劳作的工具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每一种工具都有自己的本领,用对了工具才能更好进行去劳作。

(二)劳作的烦恼

带上准备好的劳作工具,孩子们准备大干一场。但全园劳作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在劳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一些小烦脑。

李籽宸:我发现劳作结束后,地板上都是水,湿湿的。

夏誉恒:弄湿地板了,要用拖把把地面上的水拖干

林文楚:我的毛巾太湿了,毛巾上的水都流到我的手臂。

解决办法:我知道,是我们的毛巾没有拧好,要把毛巾拧一下,这样毛巾上才不容易流水下来。

熊宇权:垃圾扫不进垃圾铲。

解决办法:要用力扫,才能扫进垃圾铲。

看来劳作真是个“大学问”,原来拧毛巾、扫地、拖地都是需要一些方法的。我们班级里的杨老师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劳作的小方法。

学习双手搓洗毛巾的方式

双手握住两端反方向拧毛巾的方法

一边手固定垃圾铲,一边手扫地的方法

有了这些小技巧,孩子们劳作起来逐渐得心应手,渐渐地没有水流到手臂上了,地板上的水渍也减少了,扫地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孩子们劳作更积极了。

三、班级劳作小能手

一日生活皆劳作,班级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共同的家里总能看到孩子们忙碌的身影。

(一)餐前饭后的整理

叠毛巾、发毛巾、发骨碟、清理桌面、打扫座位

(二)教室物品的整理

整理积木、整理书本、擦拭托盘、扫地、拖地、擦拭整理书包柜

劳作勤于手,美德践于行。孩子们带上抹布、拖把等劳作工具进行劳作,他们不止只是在户外、在劳作日进行劳作,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劳作的身影,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教室更加的整洁舒适。

(三)植物我照顾

植物角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地方,照顾植物角的植物也是劳作的一部分,在植物角里,孩子们都种下一颗独属于自己的大蒜,浇水、观察是孩子们每天必打卡的事情,除了照顾植物外还细心照顾喂养乌龟,给它换水。

不止教室的植物角,楼顶的种植区也是孩子们每天关注的对象,每天午餐后,孩子们总会说“我想去楼顶散步,看看我们的菜地。”

劳作是一种付出,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劳作的过程中不仅是精神上收获喜悦和自信,在现实中也是满满的收获。教室的植物角在孩子们的的照顾下成为了一个美丽的角落,在放学时间孩子们都会高兴的跟自己的家人分享自己的植物;楼顶的种植区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菜地丰收了,丰收的菜拿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四)家庭劳作打卡

不仅在幼儿园需要劳作,在家也需要劳作哦,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们在家都做了什么?

巧娃们的劳作从幼儿园延续到家中,用实际行动传承“勤劳能干”的传统美德。积累了点滴进步,掌握劳作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体验独立自信的感受。有序、有趣、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感受着劳动的意义,劳动实践,是每个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体验。

四、关于劳作,我想说

孩子们在劳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也体验到了辛苦,对此,他们有些话想说……

00:18

小小的劳作,大大的成长。劳作蕴藏着生活美学,有着强大的力量和丰富的内涵,向“内”生长,它撒下幸福美好的种子;向“外”链接,它传递爱与关心的方式。让我们一起劳作吧!

阅读 2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