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金秋九月的瓜果飘香、十月的举国同庆、十一月的雨雪霏霏,十二月伴着收获的喜悦悄然而至。
回顾我们一起走过的精彩瞬间,回想我们一起迎接的每一个挑战……这一切都值得我们用文字记录,用心灵感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披着柔美的秋风带着甜意的秋雨感受着秋的气息,不知不觉,秋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旁。
我们结合大单元教学,整合秋天课程,听听,秋的声音。
种子的力量,见证生命的奇迹。
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我种一粒种子”实践活动。活动中孩子们认真仔细的观察记录,充分感受生命的美好。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盏明灯,总是给人前进的方向。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开卷读书,就是打开窗户。我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大家纷纷把自己喜欢的图书拿到教室推荐给班里的同学,真正做到读好书、好读书。
一个学期里,孩子们共同阅读了《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国之脊梁》等十三本书。平常班级书架中的书也深受孩子们喜欢。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劳动课程
双减政策之下,孩子们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劳动成为了每个中小学生的课程之一。
我们班根据综合实践课开展“东南西北”“纸杯大变身”“剪纸工艺”等劳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运动会,让孩子们展示自己,释放天性,赛出风采。
家校共育,线上线下家访活动。
配合市教体局“千师进万户”活动,开展家访活动。在家访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环境及学习状态,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为家长出谋划策,让孩子得更好的教育。
课内课外相结合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孩子们回归大自然,离开补习班,兴趣班。让孩子的身心彻底的放松。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反思与总结
本学期在教学常规工作中有几点好的经验也有些许不足总结如下:
优点:
1.坚持口述作业,落实双减政策。
2.充分利用课本,训练学生圈画信息的能力、朗读课文的能力,抓住读写契机,训练读写结合。
3.坚持认真备课。高效课堂必须要做到一课一得,备课时要明确突破的重难点是什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4.重视阅读。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是共读课,课上我采用多种形式阅读:学生领读、师生共读、全班齐读。
缺点:
1.阅读记录不及时,学生每天读书但没有监督机制。
2.课堂反思不及时。有时候忙于其他工作不能及时反思,再等忙回来反思已经错过提升自己的最佳时间,
3.课堂练笔有训练,但没有形成班级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