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病媒生物?
首先对病媒生物的概念进行讲解,了解病媒生物的特点、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哺乳纲啮齿目的鼠类;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类,蝇类,蜚蠊蚤类等和蛛形纲的蜱类,螨类等。
病媒生物的主要防制方法?
主要有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理解,例如教室酒精杀毒;粘鼠板,苍蝇板;杀虫剂;猫抓老鼠等。
二、冬春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知识
介绍了什么是传染;并对我们比较常见的流感与普通感冒进行比较,让学生出现相关症状时能够清楚的判别,而后对我们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并进行介绍,包括肺炎支原体、麻疹、风疹以及疥疮。强调预防措施,督促学生一定做好个人卫生。日常防护需要接种疫苗,教室多开窗通风。做到多防护,多预防,并在症状产生以后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
三、预防措施
①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保护自己。
②咳嗽、打喷囊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或上袖等,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
③注意手部卫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洗、如果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
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
④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几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
⑤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⑥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要少聚集、保持个人卫生习惯、遵守“咳嗽礼仪”,另外还需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