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史彩峰 一四班
元旦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在中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在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而“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很不统一,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关于元旦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尧舜时期,他们将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在中国历史上,“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春节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元旦与春节的不同
1.时间不同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从年尾廿三(或廿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
2.习俗不同
元旦的习俗有:燃爆竹、吃饺子、吃年糕、舞龙灯、扫尘
春节的习俗就更多了: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包饺子、挂灯笼、收压岁钱等等,除了这些,还有各地不同,独特习俗,总之,我认为春节是比元旦热闹一点的。
3.意义不同
元旦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世界节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