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楼林立、四衢八街的北京来到碧野千里、广袤无垠的内蒙古,从五光十色的大都市来到寂寥山野的归流河畔,在中国版图上,相距1000多公里的两个地理坐标,因为东西部协作的计划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了促进科右前旗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于2023年9月向兴安北京中学派出了王丽霞、王春霞、黄秀军、王丽艳、李莹、杨国琛6名优秀的支教老师,助力兴安北京中学快速成长和发展。
一、深耕课堂育桃李 甘于奉献润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课,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课堂是师生连接的纽带,是所有教育要素最终碰撞、融合和检验的阵地。海淀区教委的6名支教教师在努力克服环境陌生、水土不服、牵挂孩子等诸多困难,承担了教学工作。
为了给以学生引领与启迪,海淀区教委的6名支教教师把执教的每一节课都当精品课、示范课去设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考虑班级各个层面学生的认知实际去设置问题,布置阶梯性作业,力求做到因人施教;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学习内容的拓展训练,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创新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6名支教教师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体。
6名支教教师兢兢业业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用一腔热血,在兴安北京中学书写着校际帮扶情谊,传递着博学雅行、臻于至善的道德情操,延续着踔厉奋发、甘于奉献、乐学爱生、行为世范的情怀与追求。
二、立足课堂展风采,示范引领共成长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师者如舟,千里不殆。支教,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和情怀,更是一份光荣与责任,一场披荆斩棘的历练,也将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程。海淀区教委的6名支教教师毫无保留地把自身的教育经验、教育方法以及自身所能利用的优势资源都倾囊相授。从课堂教学到课例展示,从集体备课到教育教研,从常规管理到活动开展。
为充分发挥北京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兴安北京中学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海淀区教委的支教教师与兴安北京中学教师开展“一对一”帮扶结对制活动。其中英语学科王丽艳老师师徒结对苏敏老师,语文学科黄秀军老师师徒结对敖丹丹老师,道德与法治学科王丽霞老师师徒结对吕晶、吴都达古拉老师,物学科理王春霞老师师徒结对李娜老师。
半年来,支教老师们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区域、校级教研,进行公开课的展示和研究,其中王丽霞老师开展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公开课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提质增效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杨国琛老师开展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公开课、李莹老师开展了英语学科的公开课。所有支教老师与我校教师共同推动教育教学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助力科右前旗教育事业不断创新。
三、多彩社团齐绽放,逐梦未来正当时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我校一直以来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海淀区教委的支教老师们加入了兴安北京中学的社文(古诗词朗诵)、英语(英语趣配音)、道法(时评小记者)、物理、体育(乒乓球)等多个领域,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孩子们找到自信,发展特长,收获成功和幸福。
四、跨越山海育桃李,支教情谊溢芬芳
在支教过程中,海淀区教委的老师与兴安北京中学的师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们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奉献之心投身支教工作,用炽热的教育情怀呵护最美的花朵,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诠释着为人师者的人格魅力,演绎着支教教师的高尚情怀!
科右前旗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双勇同志于2023年12月与支教老师进行了深度交流,并表示对科右前旗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海淀区教委的6名支教教师的淳朴善良的孩子们的喜欢和热爱,感谢海淀区教委的6名支教教师对这方疆土的热爱,感谢海淀区教委的6名支教教师的大爱情怀。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苍穹常晴,山高路远”,北京与内蒙相隔千里,海淀区教委的6名支教教师却用她们自身的魅力将两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教育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我们乘着京蒙携手之东风,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科右前旗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我们未来的孩子们,为未来的美好前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岁末将至,未来可期;归帆在岸,相逢不远。最后祝海淀区教委的6名支教教师身体健康,万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