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我们以登高望远的方式,告别了不平凡的2023年!
今天早上,陈友中老师为向导,带领昔日的学生,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沿大荆至福溪的青山绿水,游览了南阁牌坊群,登上甸岭岗仙人桥,踏进了富有神话传说的龙隐谷——龙溜。师生之情,在逝去的时空里,在美丽的山水间延续、升华。
我与陈友中老师80年代同在虹桥镇第一中学任教。 他是浙江省首届全国教师文学表彰奖“十佳教师作家”获得者,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乐清市八届、温州市七届政协委员,温州市社科联第四届代表大会代表,温州市文化评论员,乐清市诗词学会副会长等。
他发表论文30余篇,编著达千余万字。生态写作教学法首创者,撰有写作教材《生态写作》和一家人合著的《小学生态写作教与学》二书。指导学生作文获全国级作文大奖300多篇,发表千余篇,获“全国优秀作文指导师”50余次。曾创办过一所私立中学,任董事长、校长。
陈老师是我们同门师生的骄傲!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游览的第一个风景区——乐清市大荆南阁古村。立于明正统至嘉靖年间的南阁古村牌坊群,是章姓家族荣耀的象征,书写着章姓家族的伟大成就。也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忠孝节义而建立的建筑,后人观赏可励志。
古村里,被主人遗弃的红柿,绝望地挂在树梢。
臧松柳同学想得到柿子,灵机一动,使劲地摇晃柿树。正当大家取笑他无功而返之时,七八个柿子纷纷掉落,这是状态比较好的一个。熟透的柿子,甜到同学的心里去了!
游完南阁古村,已经是十点多了。下一站的目的地是“仙人桥”,向导陈友忠老师提醒,沿途没有餐饮。于是,大家先吃点南阁红糖馅年糕,储备能量,再带上麦饼路上充饥。
南阁的年糕很好吃。
南阁的麦饼又Q又香!
“仙人桥”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入口,我和陈老师、黄风华、臧松柳按照导航到了甸岭村入口。此时,发现其他同学都导航到另一个入口,我们随即赶往14多公里外的入口,与大家汇合登山。
沿途风景如画。
福溪水库
这个入口就在“甸岭岗脚村”,于福溪水库上游,沿途,顺着库区道路蜿蜒前行,曲折又狭窄的道路,偶遇两车交会,不得不提前让行。
登山前,陈老师提醒大家就地取材,选择登山手仗。因为陈老师2016年来过,上山之路非常难行。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登山入口,才发现当年的崎岖小路,已经变成石级路了。
这段陡岭,是比较惊险刺激的山道,是考验意志的山道。到达此处,眼前豁然开朗。艰难的山道和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尽情挥洒汗水与激情。
这是登顶先锋队稍作休息、补充能量。
山道曲折地往高处延伸,我们放慢脚步,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回头远望,千姿百态的山峦、叠嶂起伏的沟壑、参天的森林,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
勇于自我挑战,圆梦自然,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仙人桥”。这里有雄伟的山峰、无与伦比的景色、探险的刺激,让我们领略到自然的美妙与壮观。
同学会长黄风华同学,一马当先,霸气伫立仙人桥头!
凡人站立“仙人桥”,2024乐逍遥。
深山幽谷,一桥飞架,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凡人过仙桥,2024尽逍遥!
上岭看山,下山看路。忽然发现脚下的山路,竟是如此的七彩多姿,顿感步履轻松了许多。
这里就是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龙溜。
我们踩着七彩祥云般的落叶,轻松下山,来到了令人遐想的“龙溜”景点。一进入景点,文化元素扑面而来,摩崖石刻,励志书文令人目不暇接。穿过石垒龙门顺道而上,只见两山间之深壑,一股清流,在光滑曲折的溜槽,飞逝而过。这就是传说中,被龙溜过,留下的痕迹。
仙人桥上,看桥下万丈深渊。
2023年的最后一天,我们穿越时光学先贤,我们登高望远跨仙桥,我们追寻龙迹向明天!再见,2023!我们来了,2024!祝大家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