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是江城武汉地标,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生动的民间传说,精美的诗、词、文、联,使黄鹤楼成为千古名楼,而黄鹤楼传说更是这座历史名楼的灵魂。2011年5月,黄鹤楼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12月29日上午,武昌区昙华林小学四(1)班的同学们用热情的掌声迎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黄鹤楼传说”湖北省代表性传承人姜普林爷爷。
“黄鹤楼大家都去过吧!这是现在的黄鹤楼,而另外这张,是1868年的古黄鹤楼。”姜普林老先生展示了拍摄于清代的黄鹤楼照片,引发了孩子们对黄鹤楼传说的兴趣。
黄鹤楼传说以武昌蛇山一代为故事发生地域或与其有关的传说组成,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丰富多流。姜普林爷爷亲切地向同学们讲述了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姜爷爷对黄鹤楼传说如数家珍,其实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黄鹤楼历史文化收藏第一人,白云阁展览了他2000多件历史文化藏品,记录了黄鹤楼的文化和历史变迁。他通过图片给大家展示了最早的黄鹤楼老广告画、以《黄鹤楼》戏剧为题材的磁州窑素三彩瓷瓶图片,这让孩子们看到了黄鹤楼的另外一种样貌。姜普林对孩子们说,“希望大家去黄鹤楼公园,不光是看一下楼,也了解一下黄鹤楼背后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在辞旧迎新的这一天,我校请进多位非遗传承人与孩子们面对面,通过“非遗课程”活态传承让传统文化“热”起来,学生们纷纷表示“我听得可投入了,在传说故事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校探索“五育融合”的新途径,力图在汉派非遗文化传承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审美创造力,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活动中知非遗、学非遗、做非遗、传非遗,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积极把小学校园打造成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