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学子这样过元旦]元旦头脑风暴——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二五班 王溥

王溥
阅读 2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指导教师:陈婷婷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满怀着喜悦的心情,2024年元旦如约而至。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也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

元旦的习俗

⒈放爆竹

放爆竹是元旦的一个习俗,是为了驱赶年兽,保护家人安全。在放爆竹的同时,人们也会在室内或室外放炮,以烘托新年的喜庆气氛。

⒉贴春联

贴春联是元旦的一个习俗,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贴春联一般在红纸上写上吉祥的句子,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⒊包饺子

包饺子是元旦的一项重要习俗,吃饺子象征招财进宝,寓意新的一年会发财。同时,包饺子也是一种团圆的象征,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享受节日的氛围。

⒋拜年

拜年是元旦的一项重要习俗,人们通过亲自拜访亲朋好友,送上礼物,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期望。拜年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⒌舞狮

舞狮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行为艺术,是为了驱邪避鬼而表演的。舞狮在春节期间敲锣打鼓,带来吉祥和欢乐的氛围。

⒍扫尘

扫尘是元旦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在元旦晚上,人们要打扫环境,清洗器具,拆洗窗帘被,以期在新的一年里充满好运。

⒎吃年糕

吃年糕有年年高、蒸蒸日上的寓意,所以元旦的时候吃年糕也是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像年糕一样,生活和事业都能像蒸蒸日上。所以在南方地区有元旦的习俗。

⒏踩高跷

踩高跷是元旦的一项重要习俗,人们通过踩着高高的木质跷来祈福。踩高跷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于新年美好生活的期望,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取得好成绩。

⒐守岁

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习俗,如守岁、分岁、合岁等。守岁的含义是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整夜不眠,以祈祷新的一年平安和幸福。

10.元旦联欢会

元旦联欢会是一种元旦庆祝活动,由团体组织,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群众活动等。这种活动在电视上可以观看到相关节目。近年来,一些旅游、聚会等节目也加入其中。元旦联欢会是一种庆祝新年的传统活动,让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欢聚一堂,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关于元旦的诗词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守岁

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元旦和春节的区别

⒈时间差异

元旦和春节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区别。元旦是公历年的开始,即1月1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而春节是根据农历计算的,一般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期间的首个月圆之后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


⒉风俗习惯差异

两者的风俗习惯不同。春节有吃年夜饭、守岁、给小辈发红包、挂春联、放鞭炮等风俗习惯,走亲戚、挂春联、放鞭炮等风俗习惯,元旦则没有这样多的习俗,主要是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吃个迎接新年的团圆饭就可以了。


⒊假期差异

两者的休息时间长度不同,元旦可以休息三天,再加上两天周未调休,除夕与正月初一、初二为法定假日。


⒋起用原因不同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结尾。这就是中国“元旦”的来历。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⒌背景与意义不同

元旦是为了纪念新的一年的到来以及人们的希望和期待而设立的节日。它代表了希望和新的开始,人们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一天。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元旦也是休假的好时机,人们可以与家人和朋友一起欢庆。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农历新年。它标志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中国文化中的重新开始和希望。春节庆祝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贴春联、贴窗花、舞龙舞狮、燃放鞭炮、亲朋好友间互致新春祝福等等。

中国元旦的起源

“元旦”一词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我国历史上的“元旦”,但正月初一从哪目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也并不一致。

夏朝的夏历,元月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汉武帝太初元年时。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才规定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规定阳历、西历一月一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不同国家的元旦

⒈英国

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的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

⒉德国

德国人在元旦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似锦,春满人间。他们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爬树比赛”的过新年风俗,以示步步高升。

⒊法国

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⒋意大利

意大利的除夕是一个狂欢之夜,当夜幕开始降临,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街头,点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鸣放真枪实弹。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户户收拾旧物,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旧盆子、瓶瓶罐罐统统扔到门外,表示去掉厄运和烦恼,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

⒌瑞士

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他们以健身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⒍西班牙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

⒎丹麦

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则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运。

⒏朝鲜

朝鲜的人民在元旦这天,每家都会吃吃糯米加松子、枣泥、蜂蜜煮成的甜饭,这是因为这些食物象征着新的一年甜甜蜜蜜、万事如意。

⒐日本

日本人在过元旦的这天,会送给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人一条带有自己名字的围巾,用于给别人留作纪念。

10.阿根廷

阿根廷人在元旦这天,一家人都会到汇河中进行"新年浴",他们在"新年浴"前会把一些鲜花的花瓣撒在河面上,然后用花瓣擦拭身体,用来去掉旧年的晦气。

愿新的一年里,我们的梦想如同盛开的花朵,绚烂绽放;愿我们的幸福如星辰璀璨,熠熠生辉。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阅读 2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