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氤氲,润泽心灵;笔墨流芳,绽放光彩。写作,是用文字来传达思想的创作,是培养创造力的便捷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青华海实验小学五(4)班开展了佳作展评活动。
本次刊登了七位同学的优秀作品。他们用文字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悟,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实感。
我的“彩虹”老师
隆阳区青华海实验小学
五(4)班 李芸汐
我们的“漫画老师”不一般,会根据学生反映出的“天气”表现出不同颜色。她就是我的班主任兼语文杨老师。
杨老师“胸怀大志”。才刚开学两周,我的耳疼老毛病又犯了,请了一天假,杨老师便利用第二天的午休给我辅导功课,近距离接触杨老师后,我发现她额头正中有一颗小痣,胸脯正中有一颗大痣。这不由得让我惊叹道:杨老师是真正的胸怀大痣。加上她说话会打“机关枪”的嘴巴,还颇有“漫画”的味道呢!被我们私下称为“彩虹”老师。
当老师和我们在体育课上一起做游戏时,她是红色的。上学期的一节体育课各班自行安排。本以为金老师出差,体育课又泡汤了。谁知杨老师约我们一起去室内篮球场玩沙包。轮到杨老师了,不偏不倚刚好投进桶内。她高兴得又蹦又跳,直到一个同学提醒她道:“老师,您已经是成人了。”老师这才反应过来,缓缓低下了头。
当杨老师循循善诱教导我们时,她是粉色的。一节劳动课上的插花,我们不会做,老师便手把手的教我们。一堂下来,各小组作品呈现在讲台上时,杨老师和花儿一样美。
当男同学们课间嘻嘻哈哈在厕所吵闹时,她是黑色的。周一午饭过后,走栏值勤同学来报告:谁谁谁又在男厕所玩了,杨老师一怒之下,把他们通通赶上讲台,严厉地声音响彻校园:你们的舞台是在教室讲台,而不是厕所洗手台。这还不算,接着让他们齐诵《少年中国说》,并谈谈各自理想。之后,那几个男生吓得再也不敢了。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培养有志少年,我想这就是杨老师的大志吧。
评语:习作语言贴切,生动有趣,从不同角度展开描写,更显出人物多面性格,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准确又传神,文章的内容充实,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会“变脸”的老师
隆阳区青华海实验小学
五(4)班 刁瑜
每次数学课,我们班的同学就高度警惕,丝毫不敢懈怠。为啥?因为我们的数学杨老师会“变脸”。
杨老师的个子瘦高,与如来佛祖体型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时常用个大夹子盘起来,显得特别精干。瘦削的脸蛋上长着一双火眼金睛,加上那副黑色边框眼镜,就是我班“孙悟空”也不敢轻举妄动。上课经常戴着一个“小蜂蜜”,课堂上千万不能触犯她的底线,不然,同楼层的老师又以为我们班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每次轮到她的早课,我们头一天晚上必须把闹钟调好,否则第二天早上,你别想四平八稳坐着听课。一天早上才7:35分,有一个同学还没到教室,我们都讲到第二题了,他才进来。结果可想而知,一顿臭骂少不了,课间也别想着休息了,赶紧主动请教去吧。
杨老师虽然令我们闻风丧胆,但是她爱岗敬业的精神令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我们收假第一天,便看见数学老师的右手上竟然打着石膏,过来给我们上课,我们感到简直不可思议。我们以为杨老师只是来打个招呼,交代一下学业。可是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她没请过一次假,而且还用左手写字,等右手康复了一点后,便用右手写字,没喊过一声疼。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正是因为您的严格要求和时时督促,我们才不断地进步。我喜欢我的数学老师,更敬佩她。
评语:习作语言带着“不敬”却很有温度,你抓住了生活中的小事来突出老师的慈爱与威严,娓娓道来,沁人心脾。
会“变脸”的老师
青华海实验小学
五(4)班 何怀屿
我们班的班主任语文杨老师,是一个很温柔的老师。看似温柔的她,有时就像阴晴不定的天气,会“变脸”。
我们的语文杨老师眼睛不大,但是炯炯有神,身材体型不胖不瘦,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典型的瓜子脸,柳叶眉,高鼻梁,樱桃小嘴,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粉色边框的眼镜,显得知性又美丽。唯一不足的是皱眉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皱纹,一下子感觉苍老了许多。她是我遇见最温柔的一位老师。
美丽的杨老师可是一位“变脸”大师。记得星期二早读,杨老师才刚踏上四楼,就听到教室传出一陈琅琅书声,杨老师顿时脸粉红粉红的,对同学们说话时还带着一丝笑意。可突然一个坏消息传入杨老师的耳朵:“顾同学没写作业!”这时杨老师的脸瞬间由粉色变成了灰色,可她还是强忍着怒火对顾同学笑里藏刀地说:“顾同学,你利用下课时间把作业补了吧!”顾同学点头应到。上课了,没一会儿,杨老师见同学们表现很好,于是脸又变成粉色,可杨老师在写板书时用余光扫到李同学和僧同学居然在玩萝卜刀,杨老师立马由粉色变成了红脸。快步走下去,来到李同学他们身旁,拿走他们手上的玩具扔到讲台上,又去拿了她的“法宝”戒尺在李同学和僧同学的桌子上重重地打了两下,厉声说道:“桌子‘生病’,你俩负责!”我们这些猴子哪还敢再动。
星期一早上第一节课,同学们个个疲惫不堪。我们这位“变脸”老师不知怎么着,上着课竟出奇不意地问到:“同学这个周末都去哪玩了呀?”不知哪一位同学说了一句:“还能去哪玩?在家玩呗!”杨老师说:“嗯,不知道哪位同学得到了‘最佳宅男奖’了呢?”这引起了全班人哄堂大笑。
我们这位会“变脸”的杨老师真让我们班的同学既喜爱她的课又害怕她的课呀!
评语:习作的人物描写令人眼前一亮,具体的模样,丰富的事例,鲜明的个性,都令人物犹如漫画般立体,写得不
温柔幽默的李老师
隆阳区青华海实验小学
五(4)班 贾正博
说到“漫画”老师,我们的科学李老师挺有范的。
李老师的脸和眼睛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圆”。除此之外她的眉毛黑得都能挤出墨水,加上黑色的边框的圆形眼镜,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漫画人物——满月。
李老师喜欢穿裙子,性格温和颇有点大家闺秀的感觉。每次来上课,她都会背一个“小蜜蜂”,因为李老师说话比较温柔,和我们的数学老师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因此,就算李老师的声音提高八个度,也没有数学杨老师六度的音量高。
李老师教学有耐心。她知道我们班没有做过实验,所以每次有实验课,她都会认真地带我们做。做实验时,李老师会耐心地指导我们,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帮助花朵产生蜂蜜。
李老师上课幽默风趣。在一节科学课上,李老师正在讲解光的传播路径,为了让我们理解,她说了一句通俗易懂的话:“就连奥特曼射出的光线也是直的。”下面的同学反驳道:“可泽塔打出的是一个火焰式的“Z”呀!”“那你们去教教他吧!”李老师笑着说道。下面的同学都笑破了肚皮。我想,如果让李老师去比赛,她绝对能拿脱口秀冠军。
这就是我们认真、温柔、幽默风趣的李老师,我很喜欢上她的科学课。
评语:习作中用概括性的词句加上具体的事例,生动形象的语言突出了老师的特点,事例具体生动,情感强烈,语言流畅。
我们的杨老师
隆阳区青华海实验小学
五(4)班 孙小雅
我们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一位“善变”的老师,时而严格要求我们,时而宠溺我们,私底下,几个调皮鬼称她为“独角兽”。
“独角兽”老师圆圆的脸上戴着一副粉色边框的眼镜。眼睛小小的,但却炯炯有神,总是笑眯眯的。特别爱穿一身运动装和平底鞋,看起来虽然普通,但却装着满肚子的怪招和知识。
“独角兽”老师有一对火眼金睛。她的眼睛会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监控,就算在黑板上写字, 只要有人不专心,她立马转过身,监控发出锐利的目光。有一次我们班的李同学在位置上窃笑,“独角兽”转过来,他不笑了,转过去又开始笑了,又转过来,他又不笑了,当他继续笑时,刚好被“独角兽”老师抓了个正着。“啪”,一节粉笔正中“靶心”。李同学额头上就留下了一个白色的粉笔印,惊得李同学“嗷嗷”直叫。这一招“杀鸡儆猴”吓得同学们收敛了很多。
“独角兽”老师用她独特的教学方式听得我们津津有味。上《将相和》的时候,她讲得绘声绘色,我们仿佛就在当年的大殿,看到了赵王、蔺相如、秦王。上《少年中国说》时,那段开场白“同学们,一年有四季,人的一生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当提及春天和少年时,我们内心就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一百二十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篇少年中国说……”老师充满激情的导入,让那个从不发言的张同学也声情并茂地投入课文朗读。
这位认真负责,知识渊博的老师就是我们心中最美的“独角兽”,虽有时也有“兽性”,但却很美丽。
评语:习作中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你对这位“独角兽”老师的喜爱,抓住其特点:严慈相济、教学认真,虽是日常小事,但被你描绘得有声有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神通广大”的杨老师
隆阳区青华海实验小学
五(4)班 杨曦悦
校园中有许多老师,比如整天笑眯眯的音乐老师,走路像一阵风的体育老师,上课时怪招迭出的数学老师,而我要介绍的是我们班既会“武功”又“神通广大”的语文杨老师。
杨老师经常扎着一个马尾辫,瓜子脸上有两道月牙似的眉毛,水汪汪的大眼睛,鼻子高高的,樱桃小嘴说话像连珠炮似的。杨老师有三个令我们班闻风丧胆的大招。
大招一:“火眼金睛”。今天早读的时候,有两个人同学在桌洞里偷偷地玩萝卜刀,杨老师一进教室门一眼就看见了,一个健步把他们俩的萝卜刀“租借”了,“赎金”是两次点明表扬或连续两次单元成绩进步。
大招二:“凌波微步”。一天中午,学校广播通知各班班主任到报告厅开会,我们班同学的内心顿时欢呼雀跃起来。杨老师前脚刚走,我同桌就和旁边的同学讲起笑话来。可令全班都没料到是:杨老师居然让数学老师代她去开会,杀了个“回马枪”。杨老师用极轻的脚步快速从后门进了教室,一眼就看到他俩。杨老师美其名曰:“为了奖励他俩口才了得,放学背当天所学课文。”
大招三:“顺风耳”。本学期,我们班新来了一位科学老师。几个调皮鬼以为科学老师是吃素的,肆无忌惮地讲起话来。杨老师在办公室改着作业,像有“顺风耳”似的,突然走到教室前门,用犀利的目光盯着大家,那几个孙猴子只得乖乖臣服。
这就是我们班既会“武功”,又“神通广大”的杨老师,在杨老师的管制下,我们班的同学变成了一群温顺的小绵羊,并且更加进步了。
评语:小作者的“漫画老师”,突破了以往描写人物的常态方法,把人物形象无限放大,观察得非常仔细,事例描写更是锦上添花。
“严”老师
隆阳区青华海实验小学
五(4)班 左毅馨
“ 老师来了,老师来了!”这是我们班的数学杨老师要走到教室的场景。杨老师的习惯动作就是一走进教室先用犀利的目光扫视一遍全班,再开始上课。此时的教室出奇的安静,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杨老师。“严”是我们班同学共同的认可。
杨老师上课时,心情漂浮不定,每一秒都不一样,一会儿是开心的粉红色,一会儿是阴暗的灰色,一会儿是可怕的黑色。粉色时的老师最可爱,语气舒适平和,还带一点儿幽默呢,比如说:被除数是老大,除数是老二,商是老三,余数是小尾巴了。别说,还真有几分相似呢!想要救出老二先把“尾巴”干掉,再老三来除……
杨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她让我改正一道错题,我左看右看,横看竖看也看不出错误出在哪儿,便告诉杨老师:“这题没错呀?”“什么,没错,你看小数点是不是点错了!”我接过试卷又算了起来,小数点还真的点错了,我把改好的题给老师看,我盯着老师的脸,直到看到她紧绷的神情舒缓下来我的内心才松了一口气。
杨老师注重我们每一个细节的成长。当看见我们用涂改液和修正带改作业时,立马制止,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因为修正带和涂改液含漂泊剂比较多,对身体不利,让我们换成磨砂橡皮。还有轮到她守午餐时,她会告诉我们今天的饭菜有哪些营养,吃了之后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听了她的“忽悠”之后,我们都不再倒饭菜了。
这就是我们的杨老师,一位严爱有佳、宽严并济的老师。她用严谨把我们班管理得井井有条,她用严爱培育了我们茁壮成长,她用严于律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评语:一位“严厉”的老师在小作者笔下栩栩如生,充满温情的叮嘱,讲题时的耐心引导,对待教学的一丝不苟,源于小作者的细心观察,文笔也很细腻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