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语——讲典故】传播晋文化,南街小学二年级三班张芝菡为您讲述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用户19837086
创建于2023-12-31
阅读 4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0:14

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源自古代经典著作、著名历史故事或人们的口头,意思精辟,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的 ,它的结构严整,形式简洁,含义深刻,表现力强,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用。

"亡羊补牢"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其原文为:“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指在出现问题时应及时补救,以防止损失的扩大。历史上,这句话曾被用来鼓励君主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积极改变和恢复国家的状态。

00:54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00:13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告诫我们,一旦犯错后,应立即纠正,以免小错演变成大错,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具体来说,它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1.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侥幸心态,认为偶尔犯错是可以接受的,这种态度可能导致同样的错误重复出现。


       2.一旦发现错误,应当立刻采取行动去修正,而不是拖延或忽视。


       3.通过及时的补救措施,可以减少因错误造成的损害,并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看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起看书,我更喜欢沉溺在美工的世界里,画画,做手工,给我的娃娃设计漂亮的衣服!给你们看看我的作品吧!

阅读 4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