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古称傀儡,主体由木头等材料雕刻而成,模拟各种人形,以木偶表演的戏曲称为木偶戏。木偶戏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国乡土艺术的瑰宝,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五种。
·提线木偶↓
·杖头木偶↓
·铁枝木偶↓
·布袋木偶↓
·药发木偶↓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2023年12月23日,2106班的同学在家长和教官的带领下来到玉林市博物馆开展了“童眼看玉林,非遗话传承”的主题文化活动。
同学们跟随教官参观玉林市博物馆内的木傀文化区,在教官的讲解下大致了解木偶戏的发源、发展、制作过程和表演形式等相关知识。
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实践,动手用物料创作了简易版的提线木偶,作品完成后还用自己的提线木偶进行了演绎。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都非常开心。
·活动结束前同学们带着自己做的提线木偶欢快地拍了合照↓
·意犹未尽的同学回家后用废旧材料重新做了一个更精致的提线龙↓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在家长的协助下做了汇报展板,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大家宣传木偶戏的相关知识。
作为生活在一座非遗城市的孩子,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沉浸式学习了木偶戏的创作,并动手进行了实践操作,演绎了自己的作品,让同学们了解了自己城市的文化底色,体验和感受了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在欢笑中收获了更多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