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爱💗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深耕细磨新课标  培根铸魂促发展

创建于2023-12-29 阅读62

  为适应2022年版新课标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立意的评价要求,进一步提升2024年中考复习效率,提高广大教师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推进中考质量的提升,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全区九年级各文化学科教师、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科教师在徐州市园博园进行全员培训。

  在29日下午的培训中,有幸邀请到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历史教研员马斌老师来指导教学。马斌老师还是江苏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获得一系列的奖项,并长期从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和历史测量与评价研究工作。本次培训活动中,马斌老师主要解读以《新课标背景下初三历史教学与测评的实践思考》为题的讲座。

  马老师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解读,一是新教学的课堂实施,二是新中考的命题探索。

     在第一框架的讲解中,马老师从三方面讲解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以及中考复习。

     (一)从学科知识到学科育人

     教师在新阶段下承担的不再是教书的工作,更多是育人的任务,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科知识符号属性的“认知”层面;还要深入逻辑属性的“思维”层面,通过挖掘和领悟知识内在的思维方式,走进学科本质,更要升华到意义属性的“精神”层面。

     例如:在八上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课中,许多老师在实际课堂中,按照教材编排子目录进行逐个讲解,学生更多的只能对表层的知识进行识记,但不理解事件的完整性以及背后的关联。我们通常会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学生不理解,或认识不足,那么在这一课的设计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从子目录的每一个环节渗透中流砥柱这一抽象概念。如在讲平型关大捷时,可以在目录后面加“抗战先锋”;讲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写出“人民主心骨”;再如讲百团大战可以提炼出“民族脊梁”这一概念。这样在后面讲到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时,学生进行前后联系,理解的就比较深刻,而不是简单停留在文字表面。

  (二)从子目教学到主题引领

     历史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学习主题的方式依次呈现历史的发展进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定位于知识点的教学,要关注知识结构及内在联系。

     例如:在八上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其中一个子目录为“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那就要讲清楚,二者之间有何联系。教师可以在讲火烧圆明园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近代文明蒙尘,如今我们应当振兴文明,同时这一事件也反映出英法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引导学生思考:“圆明园可不可以不烧?”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观点,积极进行课堂探讨,并说名理由。烧:毁坏罪证;不烧:给清政府施压,使其妥协。进而合理导出《北京条约》的签订,再次反映了侵略者的无耻。学生对这件事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后,自然而然会迸发出爱国之情。比起我们笼统的灌输爱情情怀,效果要好的多。

  (三)从课时教学到单元重构

     通过对新旧课标的对比,可以发现在新课标中表述的是单元下的学习目标要求,而不是单一某课的目标,更体现了对单元教学的重视。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要体现时序化、线索化、主体化、单元化。围绕大概念对教学内容整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趋势,亦是目前正在探讨的热点问题,被认为是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次培训聚焦新课程,落实新课标,有助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育人能力,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历史教师队伍,促进我区教育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力引擎。

供稿:徐州市大庙中学

审核:梁兴义

阅读 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